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在细雨中呼喊(第3版)》读后感_900字

《在细雨中呼喊(第3版)》读后感900字

没想到会花9个小时看完老余的这本《在细雨中呐喊》,我看完35万字的书也才9小时。这是我看的老余的第四本书,之前看了《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第七天》,本本都是惨不忍睹,折人心魂。本书开章从“我的噩梦”开始讲起,让我顿时毛骨悚然,想起来小小时候的一个噩梦,不禁战栗了一下,当时看书的时候又是晚上12点之后了……
本书讲述了那个时代男权社会下固有的封建迷信思想,生活的贫穷同时又带来的精神与道德伦理的穷困。“我”不曾享受父母的爱,家庭不曾有过片刻的温暖,又经常饥肠辘辘。“我”那可怜的似有非有,可有可无的可怜友情又饱受现实、命运的摧残,同时又是弱不禁风,一不留神就会随风飘散,烟消云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让人不寒而栗,充斥着欺骗、背叛、诬陷、嘲笑、暴力,“我”在窒息之中秉鼻呼吸而活地小心翼翼。和“我”具有血缘关系的父母兄弟视“我”为累赘,村里人视“我”为异类怪胎,因为“我”的思想超越了他们。书中的“我”孤独地活着,好不容易遇上友情,“我”的朋友一个个相继被命运带走。“我”被送养,养父有心给我温暖,却因偷情断送性命。嗯嗯,这就是“我”的悲惨世界,惶惶不可终日。
“我”像蛋一样地生了下来,迫不及待地来到人世,却历经人间冷暖,失去亲情友情,被老师愚弄得不到正常教育。“我”却有着一颗雪亮的眼睛,在岁月动荡、道德沦陷、文化革命的年代孤独地活着。“我”生下来就注定着离开,离开意味着要遭受现实的批判指责与冷嘲热讽,甚至失去亲情、友情。多年后“我”离开了这里,但心底犹如风中的细雨摇曳,永远都是湿漉漉的,呐喊着:童年一去兮不复返,往事回忆兮怎奈何。
曾经的我是如此烦躁书籍,如今却如此渴望书籍带来的安静。也许,你所渴望的正是曾经被你触及却又忽略的事情,然而你万万没想到你会如此为之着迷。
我们曾如此聒噪地呱呱落地,到死才学会安静地离开人世。如果年轻的你明白这一道理,就不叫小年青了,而叫老不死了。
年轻的时候,你总由于各式各样的原因,被命运的手到处推,你离开了不想离开的人,告别了不想告别的城市,你身不由己。那时候的你,背着老家到处流浪。
趁年轻,趁有时间,多读点书吧。
(认认真真写一次书评。
Ps:用心生活,别再表演生活。)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在细雨中呼喊(第3版)》读后感_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