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_2700字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2700字

今年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高育良书记常提及的一本历史书彻底火了一把,大家纷纷好奇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可以影响和造就这样一个表面正直沉稳,党国官僚模范,甚至还有巨大人格魅力(当然,我觉得是来自于演员出色的表演)而另一面却是饱学中国厚黑之道,城府极深,手段毒辣的复杂人,这本书就是早已名声在外的《万历十五年》。

怀着这样的好奇心开始拜读《万历十五年》,畅想是否也能收获特殊的熏陶。上学时曾读过《明朝那些儿事》,幽默通俗的白话语言给我好好普及了一把明史概略,这本书在青年人中普及历史知识真是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再来说说《万历十五年》这本书,老实说一开始还蛮期待这一年究竟是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值得单独伶出来写一本书,翻阅几节才知不是那回事,作者只是借助这个历史阶段中几个重要历史人物来详细剖析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结构、社会制度、财税制度和文化思想变迁,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以大历史观来看待中国传统社会,并抛弃当时主流历史学家以道德操守评判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观念,提出以技术的角度看待历史,把历史人物做出的行为还原到当时真正的历史情景中,避免上帝视角。

个人以为关于万历皇帝的章节最为精彩,非常生动的描绘了一个从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少年到深刻认识到政治的虚伪,继而沦落为消极怠工毫无作为的职业皇帝的历程,我们印象中皇帝一般都是权利极大,可以任性和为所欲为的人,但万历这个皇帝当的真是太委屈太无聊了,经历了正德皇帝这个另类带给文官集团的苦恼后,万历这个倒霉蛋从小就生活在了文官集团精心设置好的帝王道德的牢笼中,三天两头的繁杂典礼仪式和形式化的坐朝当班任谁也会被这种单调重复给折磨到窒息,况且当万历皇帝有一天突然发现原来自己打小就崇拜的老师、帝国的中兴功臣张居正原来是贪污受贿、奢侈铺张、以权谋私这样的面目,可以说万历皇帝才真正认识到满嘴仁义道德的文官集团的虚伪嘴脸,既然你们都做不到凭什么要求我必须做到?我就是喜欢郑贵妃,我就是想立爱妃的儿子当太子怎么着?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即便是身为最高统治者的万历也不可能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原来,没有文官的合作自己也就是个盖章的,罢了,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吧,从此万历最早践行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唉,仔细想来在面对无法改变的困境时,这又何尝不是他无奈的选择呢?

张居正一朝大权在手,心想老夫终于可以实现抱负了吧,哈哈。在经历了前朝腥风血雨的权利争夺,严嵩、徐阶、高拱你们终于离开舞台了,真幸运我比你们年轻,皇帝还是个毛都不懂的娃娃,以后这主角就是我了,想想张居正睡觉怕是都能笑醒。蜘蛛侠的爷爷说了一个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张首辅终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很快朝野就一派欣欣向荣,一上朝真开心全是自己人,这样想来上朝好像也没那么无聊了。争不过时间啊,再有本事也得死啊,反对派终于等到了反击的时候,一封封奏折递到万历皇帝手中,真是树倒猢狲散,万历皇帝看着这如山的奏折沉默的也像是一座山了,万万没想到我的偶像原来是这样,编剧也太不按套路出牌了,感觉幻灭了,身体仿佛被掏空。随着对张居正反攻倒算运动如火如荼的进行,新一任首辅申时行上台了,我可绝不能学张居正,没事出啥风头得罪人,倒霉了吧,既然皇帝和文官集团都不好惹那就干脆一辈子和稀泥,养生太极打起来,这样一打打了八年终于可以退休了,唉,我这一生没啥存在感,这样也好,没啥功绩但咱也没啥大错,挺好,圆满了。这一时期大明王朝东南域经常被倭寇捣乱,有一次竟然猖狂到跑到我天朝发源地南京城烧杀抢掠,这还了得,赶紧派戚继光去剿匪啊,戚继光不辱使命干的不错,创造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打法,噼里啪啦杀了不少中国人,咦?不是杀倭寇吗?戚继光不是民族英雄吗?怎么成了屠杀中国人民的刽子手了?别急,原来啊那些上岸掳掠的倭寇很多都是假洋鬼子,是一些刁民假扮的,不知道在哪学的日语反正一上岸就雅蠛蝶雅蠛蝶的乱叫,怪吓人的,好在戚大帅把他们都撕拉撕拉滴了,南方倭寇没了但北方还有很多蛮夷啊,戚大帅又被调到了北方守边去了,还升官当了总兵,这在重文轻武的大明朝那可是最大的武官了。戚继光意气风发,这不仅是因为他仗打的好,而且人家还特别会来事跟许多文官打的火热,经常互送一些礼品啥的,比较低调,一般都是悄悄的送,都是些黄金白银这些不值钱的土特产,我们的张首辅还收过戚大帅的土特产呢,俩人那叫一个铁,后来张居正被打倒还连累了戚大帅,至于吗?不就是送点土特产吗?当然,由于戚继光功劳大识时务,知道拗不过的事得迂回着来,干事得按客观规律来办,所以混的风声水起。人家海瑞就不这样,一辈子刚正不阿,不贪污不受贿,想让他送点土特产门都没有,听说他妈过大寿,海瑞买了二斤肉都能成为街头巷尾啧啧称奇的稀罕事,更牛逼的是人家敢写信骂皇帝昏庸无能是个笨蛋,嘉靖气的脸都绿了楞是没杀了他,因为还没来得及嘉靖就成仙了道升天了,这下海瑞出名了,一身正气的海青天简直就是这世界的一股清流,只是,呃……这个……好像跟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呀,得嘞,你老就当个佛爷给供起来得了可别下来干活,海瑞真是郁闷啊,今天郁闷,明天还郁闷,郁闷来郁闷去就郁闷死了。当然还有个更郁闷的那就是李贽,李贽郁闷可不是当官不给活干,他郁闷的是想不通人生的意义,结果官当了一半儿就辞职了,老婆孩子也不要了,经常去朋友那里讨论人生意义,反正包吃包住,这生活也挺滋润,那这么个好吃懒做的人咋还有这么多朋友呢?还都无偿奉送心甘情愿的,难道是钱多烧的慌?还是中邪了?都不是,因为李贽太有魅力了,他敢做别人想做却又不敢做的事,他不像他朋友们那么虚伪,明明早已看破世间的尔虞我诈世态炎凉,却还要道貌岸然的尊奉传统,摆脱不了世俗的羁绊,但人家李贽可以毫无畏惧放下这些,朋友们都好崇拜好想给他钱,虽然李贽最后自刎而死但他这一生过得比他那时所有人都洒脱,正如他说“七十老翁何所求”!

窃以为本书最核心的部分乃是书末尾的后叙,大历史观和以技术的角度看待历史给人以启发,学习历史不能以今时今日的道德评判标准去苛求古人,况且我们所知的历史信息多有缺漏甚至根本就是虚假事实,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说过“学习历史并不总是获得经验教训,除此之外还引导我们做出新的选择”。

《万历十五年》各色人物粉墨登场,无一不指向这一规律,当下历史环境下的人既可以借助时势大展宏图,但也必须承担当下环境的阻碍,唯有实事求是才能在自己生存的环境中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我想高育良书记前半生看《万历十五年》肯定是深刻领悟到了顺应时势方能左右逢源因此官运亨通,后半生看《万历十五年》必是因为自己没有控制住贪欲,违反了前半生一直尊奉的信念和处世之道,每每翻看应该会嗟吁感叹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_27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