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读后感_1200字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读后感1200字

简单梳理全文:

困扰人类几千年三大问题——“饥荒”“战争”“疾病”,在新世纪到来的时候,从历史长河的角度来看,似乎基本已经解决了。这时的人类也不再满足,“长生”和“幸福快乐”,成为“地球的神”,或许将成为人类的新议题。基于“历史的悖论”,看一段“草坪的历史”,以史为鉴,预言未来。

智人征服世界。人类与其他动物有何不同?狩猎采集时代的泛灵论、农业时代的《圣经》、工业时代的进化论和当代的“算法论”(个人杜撰,即生物是算法),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观点,在告诉我们与其他动物的不同或是相同。人类的情感、意识或许都只是算法,那么为何是人类征服了世界?不是大猩猩,也不是蚂蚁。其原因只是人类合作的更为顺畅而已,人类通过创建“神”“国家”“爱”等一些虚假的想象,把这些拥有共同“想象”(或谓之思想)的人类无比紧密地联结到一起,通过一定的关系进行高效地工作,并征服了世界。让我们来看看,人类征服世界的过程中,做了些什么。世界大部分动物、植物物种遭遇灭顶之灾,虽然牛羊鸡生存了下来,但是它们的境遇并不比灭绝好太多。未来若是“超人类”(人工智能)的算法比人类更为高效(这是极可能的),那么人类将面对什么样的生活呢?

智人为世界赋予意义。人类从远古到现代以来,通过虚构的故事进行合作,并以文字为纽带,完成复杂的算法,取得人类自豪的“成就”。“虚构故事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支柱”,然而,科学的发展,如《圣经》的来源、达尔文进化论的完善等,都对人由神创造这一基本理念造成冲击,科学与宗教发生矛盾。在人类看来,宗教是信仰,是意义,是精神财富;科学是物质,是推动人类经济发展的基本。对此,人类与“现代”签订契约,即“人类同意放弃意义、换取力量”,于是“上帝死了”。然而,签下这份契约的现代人焦虑了、压力大了,在这时一种革命性的新宗教——“人文主义”应运而生。人文主义主张人类向自己的内心寻求意义,与国家倡导的“以人为本”有异曲同工之妙,实际上,我们自己或许并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意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迷茫的原因吧。人文主义崇拜人的生命、情感及欲望,让我们放弃神的意义,同时享受科学带来的力量。但未来科技的发展,可能会彻底颠覆人文主义的基本原则,生命、情感都是可被设计的,那么会发生什么?

智人失去控制权。科技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剧与人文主义间的矛盾。“三项威胁”,人类失去经济和军事上的作用;人类整体存在价值,但个人无价值;极少超人类精英有其价值,无用阶级大众化,不平等加剧。第二次认知革命将会发生在哪里,科技人文主义?数据主义?数据主义脱胎于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或许服务人类,或将毁灭人类。

全篇终。全文中,作者写下好多问题,发人深思,毕竟未来的发展是很难被预言的。另外,文中有许多精辟的言论,值得一读。人类简史到未来简史,获益良多,此处有黄金屋也。

第一次写这么长书评,感谢看到了最后,纯手打,无copy,哈哈[呲牙]。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读后感_12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