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不停》读后感1600字
是枝裕和这个人我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是《步履不停》这个书名吸引了我,因为要逼迫自己读书,因为要打发时间,才勉强打开此书,这是什么啊?没有故事,没有情节,就像我们每天的生活 ,吃喝拉撒睡,他的厉害之处,也许就在于此吧!他把握住家人之间最可贵的情感,有意无意说出的、没有说出的、那些深藏心底的话,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这份遗憾才如此震撼,才让亲情显得更加珍贵。
横山良子好像就是你我,良子小时候有一个无可挑剔的哥哥,无论读书还是体育都是一样的优秀,在外——他一直以纯平弟弟的形式存在,在家——他一直崇拜的父亲也无视他的存在,他变得自卑懦弱没有存在感,小时候励志当医生的愿望也随着父母的偏爱一同浇灭,小小的心灵受到创伤,这种无形的伤害在良子的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他有意识地选择与哥哥不一样的人生,不和任何人商量考取了东京的美术大学,父亲认定这个工作不会有好的前景,也确实如此,良子努力地生活,想活成自己理想的样子,社会很残酷,入不敷出的现实,使得良子没有足够的能力养活一个家,只到42岁才有幸成为一个五岁男孩的爸爸,有了一个善解人意,又有好的工作可以赚钱养家的爱人,良子不愿意回家和父母相处,哥哥的祭日还是必须要回的,毕竟那是他的家,他生活成长了二十几年的家,何况他今年还成了家,有了爱人和儿子,也许今年在父母面前会好过一些,他要求妻子和他一起对父母隐瞒他的失业,他希望被父母认可,心里有些许期待,父亲依旧严肃无情,母亲也不太认同他的婚姻,良子又一次被伤害,父子之间小时结下的梗,又一次被触及,即便是到了现在,父母年岁已大,自己也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依然不能释怀。。
直到有一天父亲突然离世,想到父亲对自己的种种,爱也好愤怒也罢,都是父亲殷殷的希望,希望自己更优秀,人生更完美,活成父亲的骄傲,说到底这样做本质上没有错,错的只是父亲不屑一顾的态度,父亲已经去世,良子隐隐发现自己错过了什么,这种错过和疏忽是再多的金钱和时间、是付出任何代价也无法弥补的。所以母亲生病的时候,良子为了赎罪,一再地延长母亲没有任何意义的生命,徒增了母亲的痛苦。他只是想用多陪伴多照顾母亲来完成自己的救赎,到最后还是发现,一切都来不及了。
这一点我更是感同身受,我的父母在80岁的时候,身体健康,生活自理,为此我一直特别骄傲,我只是每年春节回家一次,父母已经特别开心了,80岁的母亲突然生病,到离世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那时候我才意识到我失去了什么,错过了什么,就像良子说的,一切都来不及了,我和大家一样,一直步履不停地前行,孩子渐渐长大,日子越来越好,却忽略了渐渐变老的父母,就像良子一样,我把这份缺憾,化做对父亲和公婆的关注,除春节之外,我五一,十一都会回家陪伴父亲,看望公婆,所以当87岁的父亲突然发病2个小时内去世,我内心并没有太多的遗憾,人总有一死,我尽力了,只能如此。
公公也去世了,他是在我的母亲去世一年的时候,发现得了和我母亲一样的疾病——急性白血病,我请中医吃中药,我发誓要按照公公的愿望,尽量让老人家多活几年,出一份力,尽一份孝,让老公少留一点遗憾,疾病无情医疗无助,十个月后公公还是去世了,我们依然无能为力。好在我还有一个婆婆,我会好好把握,这没有固定保质期的、做儿媳的机会,每天打电话给婆婆,聊一聊每天的吃喝拉撒,说一说邻里的家长里短,享受现实的幸福,让自己的人生少留遗憾。
感谢是枝裕和,他告诉我们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日子,亲情无法复制,无法替代,在我们能够陪伴的时候就多陪伴一会,能够拥抱的时候就多拥抱一会, 能够付出的时候就尽量多付出一点,我们的人生步履不停,愿现在的你我,一切都还来得及。。。
读完此书,看了很多很多人的评论之后,我自己试着写了一下自己的感受,不管怎么样发出来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正向的激励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步履不停》读后感_1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