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很好玩的》读后感1600字
58《生活是很好玩的》,汪曾祺/著
近日,拜读了汪曾祺老先生的著作《生活是很好玩的》,其文风干净清雅,没有深究艰深晦涩难懂的大道理,只是将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平常事物,不疾不徐地娓娓道来。一草一木,一茶一饭,也因由他的文字变得生动有趣。可见,汪老对生活实在心存热爱,心态之通达。读来实在熨贴,却又倍感惆怅。我就对于生活的态度这一问题,开始自省,自我怀疑。
反复思量,我惊惶发现,通过持续大量阅读,虽然修复修正了自己的自卑孤僻性格缺点,然而,那孤独,如敏锐的狗,紧紧追在身后,始终无法摆脱其纠缠。更甚,随着阅读渐丰,周遭亲友应和者寡,日益孤独。
也曾想通过众多兴趣爱好,如,阅读,健身,收藏,公益,种植,魔术等,以对抗孤独,然而,涉猎广泛,奈何时间精力有限,资质平庸,以致到底十八般武艺,样样稀松,难登大雅之堂。更无论触类旁通。因而,日子在旁人看来是风风火火,有声有色,其中的清清凉凉滋味,却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故,或许,我对生活的报怨和所求不多,却也谈不上热爱,至少,没有以往我自认的热爱吧。
百思不得其解,我对日常生活中稀有罕见之事物,也大多心存好奇。且,看似有那么多兴趣爱好填充丰盈着自己,将时间填充得满满,精力亦是消耗得所剩无几。然而,为何碌碌无为?并非事业上的“无为”,而是精神上的空虚无聊,不充实。反而时常更觉空虚孤独?
或许,我对生活并非无热爱之心,只是对这些众多爱好并非发至内心的热爱。无论收藏,种植,魔术等仅仅是兴趣,并非爱好,仅限于粗浅了解,鲜少花心思专注深入,并持之以恒的。恰如,名贵滋补养生药材食物,一锅乱炖,未必有益健康,反而可能于身体有所妨害。因此,看似所涉甚广,实则并无实质收获。
又如,现今社会备受青睐推崇的“碎片化阅读”,“公众号爆文”,以及“头条新闻”,读得越多,未必知识越丰富,认知越精深,消耗殆尽了时间和精力,反而心灵更加空虚寂寞,为了疏解空虚寂寞,又读更多的“花边新闻”,“心灵鸡汤”,因而,进入恶性循环。
因此,与其浪费消耗那么多时间精力在繁杂且无太大意义的新闻资讯上,倒不如系统化的阅读完一整本经典名著,更能豁人心智。
同理,生活中的兴趣贵在专精,而不在于多寡。其实,说到底就是老生常谈的“专精,不旁鹜”才能不流于表面的浮躁,心灵才能真正有所归依。热爱生活,应对爱好专注,专精,且持之以恒。
又,我向往于一边谋生,一边将平常日子过的有趣。奈何为拮据的经济,庸碌事物而困囿于方寸之间,不得再出郊游,时常心生苦闷。然而,在汪老的眼里,无论他处于何时何地,何境遇,一草一木皆心存热爱,皆趣味盎然。
顿悟,正如汪老说:“美,多少要包含一点偶然”。烟火人生要想过得有趣,或许,并非刻意地寻山找水,觅诗作画,而是,要修一双慧眼,一颗细腻柔软之心,随时随地去发掘去捕捉,庸碌清简的日常中蕴含着丰富美好细节。正如,在沙漠中行走的骆驼,不在于满眼都是黄沙,而是心中是否有绿洲。反之,若是刻意追求,刻意营造有趣,也就背道而驰变成了无趣。
因而,生活是很好玩的,是有趣的,只要你有专注的爱好,有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有颗较为通达细腻的热爱生活之心!
经典摘录: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通达”是对世事看得很清楚,很透彻,不太容易着急生气发牢骚。
我担心画眉忙着学这些声音,会把它自己本来的声音忘了
杜甫诗“书贵瘦硬方通神”,是一时风气。经石峪字颇肥重,但是骨在肉中,肥而不痴,笔笔送到,而不板滞。假如用一个字评经石峪字,曰:稳。这是一个心平而志坚的学佛的人所写的字。
大雾。雾在峰谷间缓缓移动,忽浓忽淡。远近诸山皆作浅黛,忽隐忽现。早饭后,雾渐散,群山皆如新沐。
云雾那样浓,似乎扔一个鸡蛋下去也不会沉底。
世间事物,宣传太过,即使真的了不起,也很难使人满足。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生活是很好玩的》读后感_1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