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读后感700字
《洗澡》本以为是一场类似文革一样对知识分子进行清洗的运动,却原来不是,是让他们进行深刻的自我批评,自我检讨,让群众来判断他们是否做的深刻有效。在一次又一次的深刻批评中,我们看到了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无奈,也看到了他们的万千丑态。清洗过后,一切都没有什么改变。
我总觉得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都应该是梁启超,徐志摩之类的,也可能是我浅薄,但在我心里,那个时代的留学生应该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可是原来这个文学研究社的大部分博士,硕士都是德不配才,或者是干脆才德都没有。即使是在分配翻译任务时都要勾心斗角,抢夺利益。在姚宓父亲的藏书没有决定去向时有些人就想占为己有,没有如愿就开始处处针对,说人坏话,败人名声与市井泼妇没有不同。他们却忝为知识分子。
也许书中让我更加心塞的就是彦成与姚宓的私下爱慕,许彦成大概缺少的就是做丈夫的责任,不管是之前还是后来。他不是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在面对许老太太的结婚相亲要求时他无法劝阻,在许老太太想看他编造出来的孩子时不想应付他的妈妈就把烂摊子丢给自己的妻子,然后自己躲到爱慕的人家里去。在孩子被惯的粗蛮无礼时他也没有想过将孩子带到身边教养。这个人虽有真才实学却德行不佳。在一次又一次的暗通款曲中违背了对妻子的承诺还试图与妻子离婚,反感妻子对他的侦查以及在妻子帮助他时生气。还好不是每个人都会被爱情冲昏头脑,姚宓还有理智,没有拆散他们的婚姻。最后许彦成夫妇去了大学,而姚宓去了图书馆。
其实有时候觉得这种在道德边缘徘徊试探的恋爱非常不应该提倡,毕竟爱不能以伤害无辜的人为代价。婚姻是责任,不是你出轨的负担。所有人都不能打着爱的名号出轨。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洗澡》读后感_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