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_1400字

《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1400字

布鲁克林 纽约的一个区 人口极多 这本书的背景正是此地 用译者的话来说

可是布鲁克林本身,‘布鲁克林’这字眼,却又在纷杂的美国体验中凸显出来,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它集朴素、简陋、庸常和可爱于一身。在无数人心目当中,‘布鲁克林’ 这个词本身和难忘的早期家庭体验联系在一起,渐渐成为一种化身,象征着人生早年的贫困,象征着邻里生活,象征着青春本身。同样,它也象征着渴望、追求,象征着对外面精彩世界的梦想。”

布鲁克林 充斥着弗兰西和尼雷成长的味道 早亡的父亲约翰尼 坚强的母亲凯蒂 茜茜姨妈 艾薇姨妈 “约翰”姨夫们等等 所有这些人都是弗兰西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 弗兰西虽然因为家中贫困的原因无法读高中 而只能在自己满十四岁的时候出去工作以帮补家里 供弟弟尼雷读书 养活小妹妹劳瑞 但是却渴求知识 从小就擅长写作 在伪善的面具下的老师对她写的真实的、发生在自己家中的四篇小说进行了批判后 她也不为了讨好老师而去更改原作 反而认为

要是受到了教育,便以自己的背景为耻,那么不受教育也罢。

即使英语成绩最后拿了C-也无所谓 真的非常有骨气

我相信弗兰西 不 诺兰家的孩子的骨气都源于凯蒂 虽然丈夫早亡 仍然年轻貌美的凯蒂要靠做清洁工来养活自己和两个孩子 并且肚子里还有一个孩子 但是凯蒂却不接受他人的施舍 酒馆老板的善举也被她拒绝了 她最讨厌的就是“慈善” 故而弗兰西也逐渐讨厌起这个词来 在两个孩子毕业的时候她也豪气万丈

“无所谓。”凯蒂说,“我们总得有回百万富翁的感觉。如果多花两毛钱,就能买来这种富贵的感觉,价格倒是便宜。”

她内心虽然爱尼雷更多 但也从未忽略过弗兰西的想法 总能够洞察弗兰西的想法 也总言传身教 让弗兰西最终也变得跟自己妈妈一样的坚强、细心 故而凯蒂可谓是一位洒脱而又细腻的母亲

想起弗兰西跟尼雷入学前打疫苗的情节 医生是外派的 护士虽然也是贫穷人 但却忘本 在医生说弗兰西的胳膊肮脏的时候护士附和 弗兰西痛在心里 却也深知自己的弟弟尼雷不能也受此等侮辱 便请求医生护士不要再对自己弟弟说这句话了 她出其不意的话语更加令人痛心 护士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粗鲁 所以说弗兰西感情很细腻 也很会为人着想

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环境中不断成长 孩子也是父母的影子 我们即使出身不同 成长环境也不一样 但是都在不断的成长 不断的去探索这个世界 那句“人人生而平等”其实很难实现 有太多的因素不能让这样的观念深入人心了 在我们国家 人们的权利其实已经是很平等了 资本主义国家大多贫富差距过大 导致很多的不平等现象 正如书中的诺兰家 因为贫穷 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都看不起诺兰家的孩子 那些曾经困窘的老师 竟也以这样的目光来看待他们 实在是愧为人师啊!

我们做人不能忘本 弗兰西最后随着母亲改嫁而改善了生活条件 弗兰西和尼雷也同意让继父成为小妹妹劳瑞的父亲 但同时也为小劳瑞无法体会到他们姐弟俩曾经在困窘时光的快乐扼腕 弗兰西最终得偿所愿—上大学 但她并没有去最好的地方 尼雷说 她要是去了 还能改掉布鲁克林口音 但是弗兰西却认为

有口音,说明人有个归属。

是的呀 书里还说

一个通过自身艰苦奋斗走出了社会底层的人,通常有两个选择。脱离当初环境后,他可以忘本;他也可以在超出这个环境之后,永不忘记自己的出身,对残酷拼搏中不幸落下来的人充满同情,充满理解。

所以呀 在成长的道路上 也不要忘记回头看看自己的曾走过的路 看过的风景 细细回味 也会别有一番风味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_14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