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工作法图解: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彩印)》读后感1000字
之前在读书分享会上听到过有人分享番茄工作法,我以为是按照番茄的几个子房来划分工作板块所以得名,看完这本书才明白是因为用了一只厨房的番茄钟作为定时器来划分工作时间段。那如果我用哆啦A梦计时器是不是就叫哆啦工作法,以此类推沙漏工作法。玩笑而已,整体来说从心理的角度教人如何有规划的高效工作,减少内在和外在的中断干扰。
所谓PDCA,我们平时也是那么做的,只是没有提炼出来,计划行动反馈实施这样的步骤名称。起初我在纸上写备忘,后来习惯了在手机上,基本分为
1.任务清单~事物,最后期限,优先等级
2.今日待办~日期,事物,完成情况
其中任务清单按照重要顺序先后插写,随时调整,今日待办我都是把一周分为七天,直接按照期限,写在提前一天的那天目录里。完成一件直接删除。
这些与本书的主导思想异曲同工,甚至个人习惯了以后,更加简洁。但是书本中如何保证按照自己的工作法工作是个不错的建议,现实生活我们不是一个人的环境,很多工作是相互协作或是个人习惯不同,有人喜欢随时打扰而不觉打扰。抛开正常的人际交流,我特别讨厌永无止境的瞎聊八卦,身边也有这样的人,以此来拉动自己的人际关系,看似与谁都熟络几句海聊半天,信息量很大,其实有效信息不多,且有效人际也不见得多。
所以借由本书分析,我更肯定了自己的做法为什么行之有效。
1.主流事件不受干扰,外界中断果断控制
2.有效人为关闭干扰,关闭朋友圈,微信群设免打扰模式,避免错过重要信息,定点定期查看,减少回复和评论。
3.人为设定中断放松时间,离开座位,户外或是站起或是一段音乐,或是一杯咖啡,调节那些不自知的压力的持续作用力。
4.一整天的大块时间又分为工作和生活两个大版块。早跑步,午游泳,晚瑜伽,学习英语,阅读。这些在工作时间以外的项目安排,让我喜欢工作生活时间严格分离的工作态度,更能随时享受任何的空档时间,或者独处时间。
所以,其实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合理规划,灵活调整,劳逸结合。工作卓越的人一定懂得享受生活,会休息的人才能更高效的工作。在一个团队或是单位,这也是许多从管理层面到具体工作层面,从理念到实施,需要自上而下达成共识,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无效的拖延,提高工作效率,激发个体工作热情,更是一个管理与被管理间相互尊重的过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番茄工作法图解: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彩印)》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