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胭脂扣(梅艳芳、张国荣主演)》读后感_1000字

《胭脂扣(梅艳芳、张国荣主演)》读后感1000字

看了电影版的《胭脂扣》,再看原著,感觉就不一样了。不能说原著比电影更有韵味,而是人物的一颦一笑,尤其是女主人公眉眼里生动的风情,都能在书里通过文字想象得出来,这种感觉很奇妙。

小说通过第一视角,也是男二号——袁永定个性化的语言,这个故事感时伤怀的意味在某种程度上是比电影里面要浓的,就比如说书里通过感慨电车映射香港五十年时代变迁:

“电车没有来。也许它快要被淘汰了,故敷衍地怅惘地苟活着。人们记得电车悠悠的好处吗?人们有时间记得吗?”这个在书里看得就很有感觉,而电影里关于电车的镜头就只是一瞬而过。此优点其一;所以我有时候会非常讨厌快餐文化,即使自己也可以说是它的一个隐性消费者——因为真正的美感往往只能通过文字传达出那种独有的厚度,其他的媒介却并不能;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就拿这部电影版《胭脂扣》举例,在光与影的舞台里,不能不说梅艳芳和张国荣已经超越了极致,无论是初见时情定的那支余音不绝的粤剧,自杀殉情的时候两人对彼此的深爱掺杂着的那种对红尘生活的眷恋与不舍,以及电影结尾,当女主人公如花终于得偿所愿,终于找到在黄泉路上、奈何桥边也仍心心念念的十二少的那一幕:这已是两人决定自杀殉情的第五十度春秋,此时的十二少,潦倒失意、鸡皮鹤发,再不复当年风流俊秀。而如花幽幽走近,又唱起两人初遇时那段粤剧——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

今日天隔一方难见面,是以孤舟沉寂晚景凉天。

耳畔听得秋声桐叶落,又只见平桥衰柳锁寒烟。

第一触景更添情懊恼,亏你怀人愁对月华圆。

… …

歌声悠悠,句句映射着两人相识、相爱、相守的景况,十二少手里握着如花临走时留下的胭脂扣,睁着昏花的眼睛喃喃喊着爱人的名字… … 而如花,为爱坚贞不渝的如花,在奈何桥上苦等50年的如花,为了寻找爱人从阴间来到人世四处辗转的如花,最终在一片似烟如缕的寒雾中隐去的时候,那穿着旗袍的身影渐渐走远,看到此处,我不禁潸然泪下!

还有一个细节,电影也淡化了原著中两人为了这份爱情一个放弃了万众瞩目的生活,一个放弃了家庭的护佑,潦倒度日的矛盾与冲突,只是着力去渲染那种情怀,这也是一种创新了吧。

在医院里观影时感慨万千却又久久沉默的场景仍历历在目,而今天终于可以用文字去表达,这种感觉,好畅快!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胭脂扣(梅艳芳、张国荣主演)》读后感_1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