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霸王别姬(张国荣、张丰毅、巩俐主演)》读后感_2500字

《霸王别姬(张国荣、张丰毅、巩俐主演)》读后感2500字

看完电影,久久不能从剧情中抽离,接着就又看了小说,华丽的文字中透出的无可奈何的细腻感情,让心情更是阴郁不止。第一次特别有冲动的想写个书评,纪念一下这些天《霸王别姬》带给我的触动。文中观点仅代表个人所感
电影&小说
一个百无聊赖的午后,偶然翻到一个电影《霸王别姬》,电影的名字并不陌生,但是电影的内容却不熟悉。
1。关于开头
电影的开头,两个京剧扮相的人说着不知所以的话,然后片名霸王别姬四个鲜红的大字跃然而上。
电影进入主题,黑白影像,写着一九二四年.北平.北洋政府时代,像是看老片的黑白电影,根本不知所云,由于是张国荣主演,再加上本也就无聊,索性就忍着继续看了下去。
首先段小楼初次登场,表演头拍砖,给人一种勇,狠的感觉。目前还是没有给我带来一丝观看电影的兴趣,直到蒋雯丽浓妆艳抹的带着小豆子投奔戏园子的出场,才为电影带来了一点色彩,她炉火纯青的演技也让我坚定了继续看下去的决心。但当时不解的是,既然不是纯黑白电影,那为什么开头要用黑白的基调,直到这两天看完小说之后,小说里有很多说不出口的隐喻,才明白这黑白色也许就是电影里的隐喻,是为了交代当时的时代背景,就是如此黑白不分。
2。关于性别
看完电影以后又看了很多影评,大部分说小豆子是唱出了那句“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自此开始了男变女的性别认同。我觉得小豆子的性别认同,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层层递进的。
(1)初进戏园,他眉目如黛,如女娃娃般清秀,头发厚重而浓密,不像其他师兄平头或者秃头,无形当中已经影响了小豆子性别的认知。
(2)母亲亲手把多出来的小指阉割,这何止阉割是肉体,在那样混乱的年代里,还亲手阉割了幼小的心灵。
(3)电影中师兄拿烟枪捣小豆子的嘴,小豆子终于不再唱错,小豆子的最后一道性别认同的防线终于被冲破。但小说中改成了是师父逼迫,才没有像电影那么残忍。
(4)张公公的猥亵
(5)捡起遗弃的孩子,代表着母性
这每一步都是小豆子女性性别认同的递进。
3。关于“情”
程蝶衣与段小楼
毋庸置疑,蝶衣和小楼是相互喜欢的,小楼对蝶衣的爱护更多的是兄弟间的情意,或者说是精神上的慰藉,蝶衣就是他精神上的虞姬。菊仙才是他生活中的虞姬。而蝶衣对小楼的感情则超越了亲情。跨越了性别,应该说忘记了性别,蝶衣总在戏中扮演青衣,唱的是女腔,学得是女形,以及上面所说的一系列的暗示,在社会及角色中,他已经认同了女性角色。对小楼,他也一直是充当一个女性的角色,帮小楼舔伤口,为小楼画脸谱,等很多的亲昵的动作无不体现出他对小楼的超出一般的感情,其实蝶衣的感情从最开始的京剧班就已经初漏端倪。母亲走了,师哥总在受罚的时候恰当着保护着自己,师哥就像母亲一般的存在。少年的小楼受罚时,黑夜冬天在院子了跪着,蝶衣则隔着窗子心疼地看着他,等小楼回来后则自己光着身子,却把被子给小楼裹上。他们依偎在一起睡觉,蝶衣紧紧地搂着小楼,仿佛觉得已经失去了母亲,不能再失去了师哥。而小楼对蝶衣也是身份的爱护,他开始知道蝶衣不想学京剧,把他偷偷的放出去,自己回去受罚。
程蝶衣与菊仙
蝶衣一直对菊仙就充满了敌意,嫉妒,因为她抢走了小楼,一个蝶衣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人。他们之间一直都在互相较量着,较量着霸王的情到底偏向谁多一点。小说中的蝶衣对菊仙的仇视,还有一点因为菊仙的出身,菊仙的出身和她母亲一样。见到菊仙就如同见到母亲一般。可是,在一幕幕蝶衣与菊仙的对视中,菊仙有对蝶衣的同情和理解,菊仙理解蝶衣,也知道蝶衣心中所想,菊仙许诺在蝶衣救出小楼后,主动退出,虽然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离开小楼,但她对蝶衣一直有种愧疚,不忍与爱惜。在蝶衣戒毒时菊仙抱着他哄他睡觉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在最后一幕,菊仙挣脱红卫兵捡起火堆里那把经历岁月的佩剑,她知道那是蝶衣的命,是蝶衣一生的守护。而蝶衣菊仙的感情是非常的矛盾,即敌视又依恋。
菊仙与段小楼
段小楼看上去是个不屈不挠的汉子,但他在现实面前却很容易妥协,没有从一而终的原则。小楼他活在人的世界里,与人相处,照顾好身边的人是他的首要原则,所以必要的时候会妥协,总的来说他比较被动。小楼的女人,菊仙,一个聪明的女人,小楼是她的全部,是她任何事的原则,是她最先保护的人,最后,段小楼为了救她,揽下罪名,并用离婚划清界限。当晚,菊仙就上吊自尽。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生活中的虞姬就这样去了。菊仙就是这样刚烈又泼辣的女人。
4。关于时代
蝶衣和小楼经过了一个又一个动荡的年代,清末,民国,日伪,新中国初期,无论年代是怎样的动荡,人的生活和思想是如何的慌乱,但是蝶衣和小楼都挺过来了。直到文化大革命,一切都变了,变了的到底是时代还是人?
其实对文化大革命不是特别熟悉,历史书上也总是一笔带过,记得在初中,在我们殷切的恳求下,历史老师悄悄地把门关上了,并且压低了声音才为我们讲了一点点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东西,当时特别不解老师的举动,直到看到这本小说的最后一部分,才理解了老师,也许老师也接受过类似的批判,虽然平反,但那段历史仍然触目惊心仍然心有余悸。文化大革命革的就是文化,老师是有文化的人,程蝶衣和段小楼更是文化的代表。如果问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到底发生了什么,没有亲身经历的人也许不能感同深受。
正如书评中一位书友所说,——畸形的时代,畸形的思想!中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没有毁于朝代更替,没有毁于战争炮火,却毁坏于了自我折腾的十年。正如作家秦牧所感慨的那样:“这真是空前的浩劫,多少百万人颠连困顿,多少百万人含恨以终,多少家庭分崩离析,多少少年儿童变成流氓恶棍,多少书籍被付之一炬,多少名胜古迹横遭破坏,多少先贤坟墓被胡乱挖掉,多少罪恶假革命之名进行!”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恐怕几代人也难以消除。让后人去评判,或许可以齐名于秦朝的焚书坑儒以及清朝的文字狱吧。
电影中对文化大革命这段处理的特别含蓄,但是小说对这部分却不是特别的隐晦。这可能与作者本身的出生地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大是大非面前,国民爱国的思想始终都是有的,毛泽东思想也是要继承和发展的。但是如果能真的正式这段历史的时候,才是进步的时候。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霸王别姬(张国荣、张丰毅、巩俐主演)》读后感_25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