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_2200字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2200字

在我浅显的认识中,哲学是一门探索人生意义的学科。虽然这个命题很宏伟,谈论的也是关于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可是却让人多多少少感觉有些缥缈。而对于哲学的发展史更是了解甚少。而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了哲学的发展史与其中出现的各种哲学学派的代表人物和观点。

哲学最初的起源和发展来自于人们的怀疑精神,苏格拉底对待任何问题的解释都要刨根问底,试图用一步步的追问去探求生命的真谛。但是作者风趣地告诉我们哲学好讨厌,好奇害死猫,苏格拉底的怀疑精神最终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哲学与宗教在根本上是无法协调的:宗教要求信仰,哲学却要求怀疑。而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初期,宗教信仰大于一切,君权神授,这就决定了此时哲学的悲惨命运。它只能躲在宗教的背后,成为宗教发展的一种工具。而当宗教达到其目的时,又会毫不犹豫地把哲学扔在一边。加上战火纷飞、书籍也难逃被毁的命运,哲学思想的小萌芽几乎夭折。

不过好在人类的发展一直在向前,商业城市的兴起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思辨精神和包容不同思想的大环境。哲学度过了自己黑暗的童年,迎来了发展的一丝曙光。“形而上学”的概念应运而生。这个时期出现的第一位大家是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这句话中包括了二元论、唯我论、目的论等一系列哲学观点。而斯宾诺莎按照笛卡尔的设计,运用演绎法把哲学推上了一条井然有序的道路:首先设定几条公理,再根据这些公理一步步推出一系列的推论,最终形成一个体系。以笛卡尔和斯宾诺莎为代表的数学派哲学家的这种理论成为理性主义。它虽然严谨,但是不产生新的知识,且公设本身未必可靠;与此相对,以洛克为代表的科学派哲学家推崇经验主义。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用归纳法建立哲学的知识体系。优点是可以产生新的知识,但是结论不能保证绝对的正确,永远有出错的可能。

接着科学界诞生了巨将牛顿,顺便影响到了哲学的发展。牛顿对物理学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缩小了神学的影响力。人们进一步顺着牛顿力学的思路,试着从物理学的角度去解释包括人类意识在内的整个世界,也就是所谓的机械论。以霍布斯为代表的机械论者认为世上不存在什么高于客观世界的理性,精神是由物质决定的,也要符合物理定律。科学越进步,机械论的威信也就越高。从牛顿开始的两百多年中,机械论收到了热烈的追捧。但是根据机械论推导出来的决定论确实非常消极的一个理论:既然世间万物都可以用物理规律来解释,那么每个时间的关系也应该遵循严格的因果关系。世间万物的发展走向其实在冥冥之中早有定数。接受了决定论,就意味着放弃了人类的自由意志。

发展到此时,哲学似乎又跑偏了。而接下来登场的休谟和他的怀疑论又增添了哲学的困境。怀疑论认为理性主义属于独断论,经验主义又不能证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怀疑论者可以一直问为什么,虽然有些钻牛角尖甚至荒诞,但却让人无法辩驳。怀疑论与决定论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极端,采取中庸之道的结论却像不严谨的诡辩。一时间哲学的发展陷入了困局。

直到又一位大师——康德出现,才为哲学带来了新的发展。他认为人类所感受到的世界都是人类通过心灵中的特殊机制加工处理过的,人类永远无法认识世界的真面目。他为世界的真面目起了个名字叫物自体,而经过加工后得到的东西叫做“表象”。康德让人的意志收到了先天认知形式的严密保护,因果律不能穿透先天认知形式去控制人的内心,所以人是拥有自由意志的。怀疑论的问题就得到了解决。(这块我是没看懂,囧)康德之后的费希特、谢林等人又对他的学说进行了补充。黑格尔又提出了辩证法,认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对矛盾体可以共存、冲突、甚至升华。黑格尔的辩证法将客观与主观进行了统一,理性的本质就是世界,世界的本质就是理性,至此,寻求最终真理的形而上学达到了发展的巅峰。

不过好景不长,叔本华提出的“生命意志”和尼采的“权力意志”,再一次开启了理性的没落。前者认为这个世界的基础是无法控制的生命意志,对世界的态度是悲观的;后者推崇的是一种精英主义,把道德分为奴隶道德和贵族道德。克尔凯郭尔强调个人选择的重要性,而且这种个人选择不能是纯理性的。真正的选择超越了理性,真正的信仰也超越了理性。如果说哲学最开始是依附于宗教和神学,发展到这个时候,哲学已经完全摒弃了他们。而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对于哲学影响最大的反而成为了科学:达尔文的进化论、高斯和罗巴切夫斯基的非欧几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次次科学史上的重大突破,都给哲学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冲击和影响。

可是哲学的发展却好像走进了一条死胡同。罗素和维特根斯坦提出并建立了“逻辑证实主义”,却又发现理性根本无法担负从总体上解释世界、指导生活的任务。波普尔的证伪主义从根本上终结了形而上学,认为“没有绝对的真理,理论是需要永远不停改进的。”萨特和加缪又提出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发展似乎又回到了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了,但是唯一确信的只有“我在”。可能就像西西弗的神话里所描述的一样,哲学的发展似乎进入了一个死循环。最后作者笔锋一转,哲学一直探讨的是“人为什么要活着”这个问题,其实人生问题的解答,在于对这个问题的消除。当你不再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或许意味着你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原来哲学对于每个人,都是个性化的,就像书中罗列的那些众多的学派和观点一样,“人为什么要活着”这个问题,可能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个答案。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_22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