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_1700字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700字

初看这书名,大抵奇怪:月亮何以与六便士联系起来?于是想起幼时读过的童话故事,小女孩独自走进森林,为了避免迷路,沿路撒下晶莹的硬币,月亮清晖下格外好分辨,于是归家路不会迷茫。

读后发现,这是一本成人精神世界的写照,相同的是,如同童话故事里,月亮与六便士共同构成路标。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这固然值得崇敬,但我还是觉得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有些极端,他其实可以一边享受生活,一边心怀梦想。虽然对放下现有生活转而追寻另一种生活的勇气可嘉,对艺术的追求精神可嘉,但同时他的人性缺点也是暴露无遗,他抛弃父母妻儿,没有责任心;他有体力养活自己,却为谋生使出卑劣手段,变得厚颜无耻;他受人恩惠,却不知恩图报,使人家庭破裂,而后狠心抛弃……但转而又想,倘若不是彻底放下,又何来看世界的通透,又何来举世瞩目的伟大艺术作品?

尽管斯特里克兰德劣迹斑斑,但我觉得毛姆的笔还是偏爱他的,他对主人公追求艺术而隐隐赞许,对他的不堪不加过分指责,看起来似乎他抬高了“月亮”,而刻意贬低“便士”。毛姆不遗余力展示了一个全部的斯特里克兰德,高尚的,卑鄙的,伟大的,悲哀的——拥有多重人格的主人公,同时透过他的眼,看到了世间的善与恶,善与愚,真与伪,善与至善等等关系。

首先善与恶:在主人公身上尤甚。不过看完全书,觉得他的恶,是真实的恶。比起“虚伪的善”,真实的恶倒还让人讨厌得轻些。

善与愚:体现在施特略夫尤甚。他自己虽是平庸之辈,却具有洞察天才的眼光,惜才爱才这点着实令人敬佩。不过他的弱点在于,他是一个毫无自尊心、被人羞辱了还去摇尾乞怜的叭儿狗一样的人物。谁都愿意跟他作朋友,但谁都不会尊重他,就因为他善良得过了头,对自己毫不设防,慷慨得没了底线。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悲惨结局。

真与伪:体现在斯特里克兰德夫人尤甚。开篇讲思特里克兰德夫人单纯友善,因为富于同情心甚至不乏可爱之处,但看到后来读者会逐渐发现她的真面目,她平凡但却喜欢附庸风雅,丈夫因精神追求离家出走,她却包装成丈夫被第三者迷惑而私奔的故事,让人们同情她;他一直对思特里克兰德的离开耿耿于怀恨之入骨,最后得知丈夫成功,她扮演起自始至终知心妻子的角色,原谅“天才”的乖张……种种之伪早已掩盖了原本的善。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同时某些方面又对立生活。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横空出世,人们立刻把重心放在他的丰功伟绩,而不在意他哪怕是人品拙劣,生活一团糟。

我们绝大多数人小时候都写过一篇作文《我的梦想》,那时候谁还没有梦想呢?它被我们描绘的天花乱坠。这些梦想可能需要几十年或者一生的坚持,这大抵就是书名中“月亮”所具有的清辉,一种饱满而富有正义感的诱惑,似乎一抬头就叫人看得见诗和远方。

直到泛了雾,直到起了霾。

长大的过程中,“月亮”似乎没那么好看了。再谈论起梦想,多半要附带着自嘲的、荒诞的、彼时无知的语气,配合着揶揄的、释然的、大梦初醒的神情,半是铺陈理由半是列举借口地评价道,对梦想的追寻实在是很傻很天真、太蠢太年轻了这时候月亮于心中渐渐隐去,我们低头看到路上的六便士俯拾皆是。于是我们放弃了通往伟大的独木桥,走上了不知平庸的阳关道。“这种生活模式给人以安详亲切之感。它使人想到一条平静的小河,蜿蜒流过绿茸茸的牧场,与郁郁的树荫交相掩映,直到最后泻入烟波浩渺的大海中。但是大海却总是那么平静,总是沉默无言、声色不动,你会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不安。…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一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这种安详宁静的快乐好像有一种叫我惊惧不安的东西。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只要在我的生活中能有变迁——变迁和无法预见的刺激,我是准备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满布的海滩的。”

要说平实有序的生活让人觉得哪里不对劲,大概就是毛姆所谓的这一点“不安”了。感谢《月亮与六便士》,让我也唤醒心中的不安。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_17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