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_900字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900字

1587年,万历十五年,明朝已经走到了它命运的尽头,在一些改革和修正都以失败告终之后,明朝的覆灭已成定局。当一个朝代病入膏肓,垂垂老矣之时,一切试图小修小补的作为都不能成事。

电影《大明劫》中孙传庭问吴又可:“明朝是否气数已尽?”吴又可回答说:“我朝积弊已久,非一剂猛药可以痊愈。”就指出了问题的症结,即使明朝末年有崇祯皇帝,有孙承宗,孙传庭,袁崇焕等将领,依然不能扶大厦于将倾。历史的车轮下,螳臂当车,又有何用。

读明朝末年的历史总是让人觉得悲悯,因为历朝历代中的末代君王多是暴虐无道,或是无甚作为,而在明朝末年,崇祯剿灭了魏忠贤,意图做一个英明的君王,江山社稷依然人才辈出,但是趋势使然,就像树上的苹果终将落到地上,一切早已注定。也许让我们悲悯的感受是因为明朝的覆灭不是因为崇祯,不是因为当时的文臣武将,而是因为明朝的制度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埋下祸根,先人埋下根,后人食其果。如此令人嗟叹。

在读历史的时候会发现历史学家对明朝的覆灭觉得悲悯却又无可奈何,但是对于清朝的建立却是持负面态度的,原因为何?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评价李成梁为:一世之名将,千年之祸首。就是因为李成梁放任了努尔哈赤的壮大。为什么清朝建立被认为是一个千年的祸患,我们从初中的近代史已经了解太多了。明朝末年的时候世界局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主义开始在西方萌芽发展,在这一历史机遇之下,清朝建立却完全忽视历史的最新机遇,也许是由于满人的局限性,也许是因为清人改朝换代仅仅是为了改朝换代,目的是建立又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帝国。这个最好的契机原本有明朝覆灭重建,或由李自成建立新朝的机会,但结果却偏偏建立了清朝。

历史的车轮继续滚滚向前,不仅仅是王朝的更替,更是地理大发现,科学的进步以及社会制度的变化。清朝对此视而不见,不思进取,以至于我们由先进变成落后。结果正如毛泽东所说:“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意味着被奴役被压迫,为别人做牛做马的命运。

万历十五年,导演了一部影响深远的失败的历史大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_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