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全集)》读后感800字
《红楼梦》是我最爱的中国小说,不知看过多少遍,隔几年总要翻一翻。
小学五年级时,我在自己的小床下发现一个落满灰尘的军绿色长方形扁箱,箱面上有八一军徽(后来知道那是个火箭炮炮弹箱,父亲那时在某火箭炮团任职)。偷偷打开来,是满满一箱书,至今记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在那个年代,这些书被父亲深藏,没想到无意中成为了小女儿的文学启蒙。从那时起直到高中,这箱书就陪伴着我,先是偷偷看,后来可以光明正大地看。虽然很多字都不认识,读得磕磕绊绊,内容也半懂不懂,但文学经典的魅力就是如此之大,其中看得最多的就是《红楼梦》了。那套《红楼梦》有四册,繁体,竖版印刷,淡青色的书皮,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署名是“曹雪芹 高鹗”。 后来查了一下,这套《红楼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第三次出版的,和1957年第一次出版的《红楼梦》一脉相承,以程乙本为底本,周汝昌校订,启功注释。
记得初高中的每一个寒暑假,都会看一遍,最后书皮书页都翻掉了,里面的很多诗词都能背诵,每一个人物故事、许多情节都烂熟于心,大学的毕业论文也是写《红楼梦》。现在想来还觉不可思议,竖版繁体书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岂不是跟天书一样,那时怎么能看进去?其实曹雪芹的文字很通俗易懂,白先勇先生也反复强调这点,庚辰本中很多被他批评的地方,就是过于晦涩书面化的语言,他说曹雪芹用的是当时最白话的语言。
白先勇的这部细说红楼梦,几乎是一气读完,还创下了我在微信读书的阅读记录(因为还是更喜欢纸质书)。他不仅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还从大时代背景,儒、佛、道之间,一百二十回,一回回细细道来,视野非常开阔,也很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读来非常受教。据说白先勇幼时开始读红楼,一直是他随身携带的枕边书,他说至少十年应读一遍红楼,年龄增长阅历增加,读来会不一样,确是如此。
该找出原著来再看一遍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全集)》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