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传(典藏纪念版)》读后感1300字
很赞同作者的想法,《西游记》从来都不是写师徒四人打怪升级,最后取得真经的故事。
这本书以嬉笑怒骂的形式演绎了人世间的妖神魔灵,痴缠怨念,剪不断理还乱的故事。文中多次发出感慨:终究逃不过这命运的主宰,原来这一切上天之中自有定夺。
既然天命不可违,那是否要遵于天命,顺从规律。不,有一人勇敢的说不,他就是无父无母,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齐天大圣孙悟空。谁说天命不可违,俺老孙偏就不信这个邪。我要向你们证明我是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胜利者,于是他向那个主宰着世间万物,喜欢把别人的命运攥在自己手中,把人类当成无思想,只能服从的傀儡的至高无上者——天庭发起了反抗。
本来天宫维系着一派“祥和”的景象,突然被这个泼猴打乱了,神的威严何在,所以玉帝就处心积虑的下了一盘棋,叫那个孙猴子变成那个棋子。是的,他这一盘棋不得不说那个高啊,先端了悟空的老窝——水帘洞花果山,然后断了其念想,最后再剥去他意志,抽去他回忆。让他安于天命,在天宫当一个无用之官——弼马温,终日在无所事事的生活里消磨了他的意志,混迹于仙庭里,无欲无求,以为这就是他的生活。但一个“美丽的契机”,偷吃蟠桃,从而被王母娘娘定罪,他再也不能欺骗自己了的内心了,他觉醒了,这根本就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自己有着雄心壮志般的誓言,他要战胜世界,对的,没错,挑战世界,他终于爆发了——大闹天宫,那场战役悟空是一个绝对的胜利者,因为他明白了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违抗的,更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可这个英雄赢得了一世英名,却在与如来佛祖的一次赌注中,败下阵来,从此深压五指山之下,五百年。五百年是对悟空这个人物最好的诠释。五百年前,他放荡不羁,敢于向命运说不,是个令人敬仰的主儿。五百年后,他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去追求那遥不可及,本就虚无的真经,是个令人恨铁不成钢的失败者。
喜欢悟空原本的洒脱:这个世界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很多人也曾反抗过,但最终无果,也就放弃了,于是终日郁郁不得志,借酒消愁愁更愁。悟空想要自我麻痹,骗人容易,骗自己也不难,难就难在那一番壮志未酬,从此便要没心没肺的过活。
对于那些我们究其一生也无法得到的东西,我们不必太过于执着,因为没有人在乎,有些东西不是你倾尽所能的努力就可以获得预想中的结果。文中另一大悲剧人物——沙悟净,一生都在找寻那五百块早已碎掉,飘落世界各个角落的玻璃盏,以为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就能倒回原点,重做自己的卷帘大将,但结局是王母扔掉了他辛辛苦苦拼凑而来的玻璃碎片,将余怒洒在他身上。那是否也预示了我们现如今的人,煞费苦心的去追求本不应该你拥有的金钱,权利和爱情,明知是徒劳,却还要飞蛾扑火般的去消逝自己的生命,呜呼哀哉!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还原世界本来的面貌,追求的东西不必在芸芸众生,大千世界之外去找寻,忠于自己的内心,学会与自己的内心讲和,你会发现,你要找寻的事物其实就在这里。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悟空传(典藏纪念版)》读后感_1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