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步履不停》读后感_1200字

《步履不停》读后感1200字

看完是枝裕和的如父如子后,被推荐的这一本。这本书看的很慢,因为最近很忙,所以都是抽空断断续续看一点。
前部分写的特别平淡,琐碎,而且整篇文章叙事手法很绕,穿插着过去现在和以后的种种事情,像是以一种回忆的口吻进行叙述的。如父如子是写父母和孩子的,这本书就是写自己和父母的。不一样的是,和孩子的关系,我们还有修复,学习和进步的机会。但是我们和父母的感情,真的就是作者说的那样,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
看到快结尾的部分,才觉到感情发生了共鸣。父母都在渐渐老去,未来还会经历什么情况无法预知。但是回想成长的过程,和父母的相处,依然充满遗憾和悔恨。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庆幸自己有所觉悟,以后可以或多或少进行弥补,不要等到终于失去时,才要后悔自己没有做的更好。
我们中国人本来就是情感内敛型的,我们的父母辈也都是经历过苦难成长起来的。他们可能也没有多少文化,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所以他们也无法符合我们心意的去表达对我们的爱。在我的青春叛逆期,是特别有对抗情绪的。总是希望自己可以摆脱父母,可以自己一个人远走高飞,和他们再也不要在一起。对于成长过程中的许多小事,也是耿耿于怀很多年,虽然现在想起来依旧会觉得难以接受,但是情绪上已经平和许多。
确实自己做了父母以后,心就柔软了许多,也瞬间成长起来。以前不能理解的父母的行为,试着去理解和接受。对于他们的唠叨,抱怨,或者一些始终不中听的话,不再那么小心眼的往心里去,就随便听听就过去了。有时候和他们沟通还是会觉得吃力,他们固有的那些想法很难改变,但是也不强求。只要他们高兴,随着他们说好了。
特别他们对我自己的孩子,表现出我从未体验过的温柔和耐心,无比的疼爱甚至纵容,是那么的心平气和,那么的慈爱。甚至我在对孩子不耐烦的时候他们还会批评我。所以这也是人老去的一个标志吧,连自己的性格都柔软许多。然后就对父母突然就原谅了好多好多。
有时候,亲情之间的和解,并不是那段关系的好坏。主要是和自己执拗的情绪和解。从小没有体会到爱,所以有种偏执,对父母任性又自我的偏执,就想要和他们处于对立面,也特别努力想要证明自己。可是最后随着时间流逝,他们老去,我们成熟,所有那些心里积存多年的不甘和委屈,也逐渐消散。每个星期都会带孩子回去看望父母。虽然不一定要促膝谈心,但是在一起待着就觉得特别安心。脑海中经常会想,以后父母不在了,我再该去往哪里?
不要让自己留下和良多一样的遗憾。趁现在还有机会,多和父母家人在一起,聊聊简单的家常也很好,随便做点什么小事也好。不一定非要表达出来爱和感恩,但是至少不要再增添未来会后悔的回忆。
本来觉得略显平淡无味的书。但是情绪爆发总是在末尾。还是有所感触。日本作家写书都好细腻温情的感觉,不刻意,不尖锐,就在平淡中给人感悟和深思。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步履不停》读后感_12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