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毛姆读书随笔》读后感800字
这是毛姆的读书随笔,大致说来,这也是一本巨匠的八卦之书。在书中,毛姆以大量的篇幅来记录了文坛巨匠们的作品、生平和性格等,比如他像娱乐周刊的记者一样扒拉出了狄更斯、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是耽溺享乐、佯装气派却负债累累的普通人。虽然他们在小说中探讨、分析人性的弊端,然而在生活中,他们都是人性弱点的俘虏。这其中尤以陀思妥耶夫斯基最甚。
在随笔中,毛姆还写到了囚禁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的巨大困惑,司汤达颠沛的生平和自卑引起的疑似“性冷淡”,体弱的福楼拜不合道德伦常的沙滩艳遇,等等。
毛姆认为,通过作家的生平来关照作家的作品,是一个很有趣的角度,他成功践行了自己的观点。
事实上,在毛姆的读书随笔中,对作家一生的考证是十分严谨的,只是聪明的毛姆为了掩盖这略显沉重的考证,在叙述中用起了小说笔法。对于巨匠身处不同人生事件时的心理活动,毛姆进行了合理的推测,加以精确的表达,最终,一个个鲜活的巨匠形象跃然纸上,亲切如同读者的友人。
本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毛姆对于读书提出建议,如“怎样读书才有乐趣”;同时也从自己是小说家的角度,对小说的创作提出建议,如“一部好小说应该具有哪些特性”、“小说家不是故事员,但小说要有故事”;他还谈到了他对畅销书的看法。
第二部分是毛姆的读书笔记,他从作家的作品问解到作家的生平和性格,再由他们的生平和性格回转身,关照作家的作品,并以此写成一本精彩绝伦的随笔集。它不是一部研究文学的专著,很大程度上,它是由文学巨匠的生平逸事构成的故事书。
第三部分是毛姆关于哲学问题的思考,从这一部分可以看出毛姆深刻的见解。
毛姆毒舌、刻薄,但内心又极具情怀,待人待事,都怀着厌恶与热爱的双重情感。这是十分少见的作家性格。阅读他的随笔,是在观赏其他小说家的波澜一生,也是在领略毛姆的性格魅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毛姆读书随笔》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