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嫌疑人X的献身》读后感_3500字

《嫌疑人X的献身》读后感3500字

终于还是提笔写了,有很多书看完都会有写的冲动,但转念就因为各种原因搁置了,但对这本书却不同,从书到几个版本的电影一一看下来,已经过去好久,但是里面的东西会时不时跳入脑中,这给了我提笔的动力。 这是一部推理小说,推理小说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小说家们千方百计设计套路杀人;作案方法,手段层出不穷。在佩服他们想象力的同时也不免想到,小说中的罪犯无论用何种方法杀人,他的动机无外乎那几种,这便是我在意的事情,一个人到底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会去杀人? 《嫌疑人X的献身》中的石神为了喜欢的人,动用自己强大的分析能力,帮助花岗靖子母女脱离困境,看似一个理科直男营救心中女神的感人故事,(妈蛋,理科直男难道只配以这种方式追妹子么,何况不是所有理科男,都拥有这智商啊!)但这真的是石神的动机吗?或说是他唯一的动机吗?我相信人是复杂的,人有时候确实会为了一个观念不顾一切,但别忘了,小说中他杀人了,把死人肢解,把无辜的人勒死再烧毁,这是一个从没杀过人的人能干的出来的。但小说中没讲他是杀人惯犯,这应该是他第一次杀人,那么,问题出来了,要说服我,必须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动机。 这一切,得从分析石神一直以来是一个怎样的人开始。书里面其实描写的不多,但留了很多线索。最初的线索在开头。他上班经过流浪之家,他看了他们的神态动作就可以分析他们的职业,接下去的活动,给他们取名字分类,这确实展现了一个拥有强大逻辑思考能力的人的思维过程,这只是这类人无聊的时候常玩的小把戏。接下来是自汤川的描述,带有汤川的感情色彩。汤川很理性的一个人,但他对石神的那种情感,他自己都控制不了(哈哈哈哈哈哈哈),他说石神是天才,只对数学感兴趣,我觉得是错的,他看到学生不努力学习一点微积分的时候,给他举了赛车速度的例子,还有他对警察的了解,以及对富樫种人的认识都说明人了他的阅历,逻辑推理是有条件的,不是智商高就行,推理首要的条件就是知识,具体说是线索。一个优秀的侦探或者警察肯定是个阅历丰富的人。(至少研究过侦探小说……),而且石神有教师资格,又是柔道队的教练,(两者都说明有带学生的资格,应该不会是不通人情的人),所以很难说他只对数学感兴趣。这里得提一下汤川对石神的感情,整个伽利略系列都把汤川描绘成了一个代表理性的思考机器,唯独看到石神,天才之间的惺惺相惜吧,汤川真心希望石神的功力没有被世俗消磨,他们可是有雄心壮志的,要用自己的方式构建这个世界,所以当汤川知道后,为石神将聪明的头脑用在这种事上而难过。 另一个线索是事隔二十几年后,汤川去拜访石神的那一段,得知石神大学时,父母年迈,纵然半工半读也不够父母生活费。新成立的大学他也去了,但学校里教授只为弄头衔,学生高中数学都搞不清,打心里看不上这些东西,为了吃饭到高中教数学,石神觉得这倒也没什么,他很想得开,知道像他这样的人,放弃研究,都有苦衷,自己的际遇也不稀奇,而且数学不像物理那样依赖设备、经费。 从这几个地方可以看出石神原先应该是一个在主流价值体系之内的人吧,对学术他有野心,发表论文证明自己的价值,也有受人重视的欲望,但他清楚这些都不是数学的本质,让人知道谁第一个爬上学术的山顶固然很重要,可是只要当事人自己明白其中的滋味也就够了,有些学问甚至要过了好多年才会有人懂。(这种心态在现实中也是存在的,大师们出于各种原因,集中精力追求学问。牛顿从不轻易公开发表论文,陈寅恪写柳如是别传,钱钟书的管锥编,顾准研究希腊城邦史)当然书中也说了这是他花了好长时间才达的境界。达到这个境界足以说明石神内心的强大了,在下佩服。 可是他准备自杀,女主母女的出现才使他放弃这个念头,问题来了,按说找到了自己方向的人是不会轻易自杀的?想想他这个时候,父母估计不在了,世上只有他一个人了吧,他对世俗的东西估计也兴趣不大,当教授赚钱什么的应该不会在他脑中浮现吧,他会在意什么?我觉得是成就感,他似乎并没有在数学上取得什么成就,确实,很多世俗的东西他可以不在乎,但是数学呢?数学对他来说是一座矿脉,里面有许许多多宝藏,哪怕用这一辈子来研究都是不够的,可他似乎还没有过重大的突破,之前的论文含金量估计不是很高,没法匹配他在数学上的自负。二十多年了,他还记得汤川学生时代磁界齿轮的丰功伟绩,他是佩服和欣赏汤川的,甚至说是羡慕。另外,他没能在取得重大突破或许和厄多斯信仰有关,追求完美。四色问题已被计算机证明,他还拿笔手算(插播个真实的例子,日本粉笔制造商Hagoromu Fulltouch Chalk 倒闭了,然后全世界的数学家开始囤货,斯坦福大学的数学家Brain Conrad居然囤了15年的量,相关新闻自行搜索),难怪同为帝都大学的草薙(社会学的)觉得理学院的可不是什么同学,是另外一个人种……可是不管他有没有在数学上取得什么成就,如果自杀了,可就什么都看不到了。学术的发展不是一个人的事,难道不想看到这个时代会给他怎样的惊喜?费马最后的定理在1995年被证明,虽然不是被自己证明,但在现场的任何一位数学家心里应该都很满足,毕竟,几个世纪都没解决的问题,自己这短短的一生居然有幸见到,应该值得庆幸。况且数学家为了证明一个定理会做许多工作,这些铺垫工作极大的丰富学科。费马大定理证明思路来自谷山-志村猜想,得先证明后者,也就是说,你虽然没有得到最终的答案,但中间的工作总是会有意义的(费马小定理几百年后被人们用于网络支付密码),看来,他对这些不在乎了。哪怕想到这些道理,石神也不应该自杀。看来他是绝望了,即使在数学上也看不到希望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这为理解他之后的一系列行为提供了依据。 重述了这些,再来看他为什么杀人?一个毫不相干的人,难道他卑微,他只是这个社会大机器的一个小小的齿轮,他的生命就可以被这样轻视?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说明石神看不起流浪人,我想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完成一个等式,当他踏进靖子家门之前就想好,这道题有解,并且他能够解。如何使她们摆脱困境(其实自首也能说成正当防卫过失杀人,至多关几年,但靖子考虑到美里的名声,她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把罪名揽到自己身上,但石神的出现给了她希望,正常人在那种情况下估计很难拒绝他的帮助),他早就想好牺牲自己,有人被杀了,那就得有凶手,伪造证据指向自己就行,大框架就是这样。因此说此题必有解。既然人是他杀的,那要怎样解,这题才完美?一般人可能会想到编个谎言之类,但他不会,他一旦做就要毫无破绽。方法就是真的得去杀一个人,把他伪造成富悭,移花接木,这样就能制造她们不在场证明,他把尸体处理了,但还是把电线、美工刀、打火机放家里,显然从一开始他就把锅背了。石神进屋之前想到这题有解,进屋了解到富樫的更多信息之后想到了背锅的方法,就是后来他自首说的那样(靖子在跟他求助巴拉巴拉巴拉。。。。),伪造了动机,但作案手法是真的(为什么还是这样去杀人?我觉得可能是引导警察,就让技师是被勒死的好了,这样他们查靖子的时候就会留意电线,发现不是的就能洗去她的嫌疑,如果是用烧死或者别的手法作案,警察可能查靖子的时候会留心别的方面,他没办法知道那些信息,仍然用勒死可以说是最省事的)之所以后来自首,是因为他知道了工藤的存在,将自己设计成因恐惧背叛而反目的人,而警察只会天真的以为他神经错乱,一厢情愿,痴汉罢了。他内心真实的想法是什么?对工藤真的不嫉妒吗?我觉得有,他的供词有真有假,有些感觉他心里有过,但他克制了,因为他知道,他给不了她幸福,他这样的怪人三观其实都和一个正常的女人不符,只有工藤这种正常的男人才能给她幸福,也就是说他注孤生。而且如果因为他帮过她们母女而可以无限提要求绑架她们的话,不就和富樫是一类人了吗?他很清楚这一点,于是他放弃了,解这道题的目的是让人幸福,自己反正准备死了,那就增加她们的吧。 石神很孤独,他能解出这道题应该很有成就感吧,但这也是他内心令人恐怖的地方,为了使这个方案能实施,即使再杀一个人他也不在乎,在警察查案毫无进展的时候,会不会有那么一个时刻,他面带着微笑,觉得这是他这辈子最有价值最幸福的时候。所以当靖子来自首的时候,他崩溃了,他意识到这道题他解得不完美,他没能把靖子和美里说服,他天真的以为只要他交代一下,她们就能当做说明都没发生,继续过她们苦苦追求了好久的新生活。她们的内疚良知不允许她们这样自私,不能只有我们得到幸福。 去杀一个无辜的人,这事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理智的吧,但这恰恰在他的一套严密的思考之中。所以我们不得不重新面对理智这个词。他准备自杀了,还能算理智吗?理智难道就是给自己好多苟且的理由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吗? 哎,希望还能读到这样的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嫌疑人X的献身》读后感_35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