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1400字
红楼梦,自高中已读了不下20遍,但始终没有读完的感觉。余生,我定会时不时地翻来读一读,不拘哪个章节开始,这都无碍于品评红楼梦的美好。我从未想过自己会点评红楼梦,因为她于我而言太过熟悉,以至于“爱你在心口难开”。
初读红楼梦,我告诫自己要坚定地拥护宝黛,坚决地批判薛宝钗。抱着这样的初衷读完几遍之后,对于宝黛的爱情我渐渐失去了兴趣,甚至不觉得那是真正的爱情,更多的只是年少时情窦初开、求之未得的一段懵懂而已。正因如此,人们赋予了他们太多的惋惜,才使得这段感情看上去那么真挚而神圣。
曹公笔下有太多出彩的人物,我不愿断言谁是好人谁是坏人,都不过是人生大浪中的一群蜉蝣而已。富贵也好,卑微也罢,最终都消散在一场大雪之中。
贾母,我喜欢。虽然我不知道她在年轻时是否如凤姐一样精于算计,也不知可曾像王夫人那样曾经一片“佛心”。我看到的她,已经是和蔼可亲、惜老怜贫的富贵闲人。
大学期间再读,我越来越希望自己变成薛宝钗,通古博今,面面俱到,落落大方。这个女孩子没有错,生于那样的家庭,有个不争气的哥哥,她只能藏起自己的稚气,圆滑地应对所有人,长辈,姐妹,甚至是下人。总的说来,薛宝钗并没有害过任何人,虽然扑蝶的事情我也觉得甚为不妥。最近读来,发现薛宝钗虽力求周到,但在有些场合话多了,反而让人一眼看出她的用意。到底还是个年轻的女孩子,不够老道得不露一点声色。可悲可叹可怜!
林黛玉的精灵剔透以及才情让人着实心疼,没有父母的庇护,没有亲兄弟姐妹的扶持,寄宿在错综复杂的祖母家,偏又是玲珑心窍。比之史湘云,黛玉确实更赚人眼泪。黛玉是高傲的,她看不上刘姥姥等俗人,但她是善良的,她所有的小心眼都用在了宝玉身上,都说林黛玉说话刻薄,但刻薄的也只是跟宝玉相关的人或者事。可爱可敬可怜!
贾宝玉,不喜欢不讨厌不赞赏不批判,因为他实在不是我爱的人的样子。
全书最喜爱的人物始终是平儿。她没有出彩的过人之处,但心性善良,待人和善,在贾琏凤姐双重淫威下傲气地活着,不抱怨却诚心侍主,因为她看得到也念着他们的一些好。对其他人,同样能不卑不亢,不过分服软做低亦不狐假虎威仗势欺人。我爱她,真希望如她一样,做一个和颜悦色的人。
红楼梦里的年轻女子都是那么美,美得又不尽相同,仿佛是落入凡间的一群精灵。描写她们的画面像是在翻看一幅幅山水美人图,如同置身于室外的幽灵谷。然而,我是一个俗人,书里所谓“下人”、普通人的故事更能打动我,刘姥姥的几次出场百看不厌。这是红楼梦的高明之处,读完不仅羡慕宝黛钗等“仙人”,书中的烟火气息也让人感到熟悉而亲切。我更是喜欢四春丫鬟的名字,好美--抱琴,司棋,侍书,入画--真真是四幅美景图。
我不敢断定曹公写红楼梦是否真的为了影射什么,于我,红楼梦更多的只是反映人生百态。看不同的故事会有不同的人生感悟与启发。宝黛钗等人的爱情故事丝毫不能打动我,反而近几年会赞叹贾芸小红的感情,两个生活的智者,了解生活的本质,知道世道的艰难,想要出人头地,却能不忘善之本心。我羡慕他们能够活得如此踏实,如此聪明。
我时常告诫自己,要不矫情地“佛系”生活,这不同于妙玉,憋着一口傲气不是真正的修行,终究不得圆满。
后续遗失,确是多少人的憾事。我想看柳五儿,茜雪,刘姥姥,贾芸小红的故事。我想知道王熙凤的正经侄儿贾蓉如何对待巧姐,我想知道刘姥姥是否寿终正寝,是否也能富贵,有满地的儿孙围着她,听她讲述“画儿”里的故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红楼梦》读后感_1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