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黄金时代》读后感_2400字

《黄金时代》读后感2400字

在评论区我知道了一个小乐趣,就是小波居然是我们四川达州人!这种地缘优势给了我一种莫名的亲近感。

一本好书当然不能全靠这种地缘优势啊,不然就是鸡肋了。

其实在看这本书之前,都不是特别熟悉他。道听途说了很多他和李银河的故事,觉得他这个人很甜,很睿智,很女权,当然,据说不帅。这大概是“特立独行的猪”的标配吧,他们在人群里穿梭,风尘仆仆,毫不耀眼,但在浩瀚书海的文字里,一颗灵魂却如此璀璨。

不是因为他能讲多大道理,而是他能拆解那些看似大道理的无稽之谈。就如革命时期大家都喊着口号,他却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无用之处。他问海鹰,做这些事情有什么用?他知道没用,所以不媚俗地参与其中。

不是因为他想搞个特殊,而是他终究明白这是一场毫无目标的运动。他对那个年代的领导们决策和行为报之以戏谑调侃,那个时代却让人敢怒不敢言,而他却以非自然力和自然力的意志代之。

他写性,写爱情,写友谊,写亲人,写运动,写所有的一切,都带着若有若无的荒诞,因为他感知到的东西都被那个年代特殊运动打上了荒诞离奇的烙印。幸运的是,到后来,他还保留了纯粹。

美就是美,没有什么可以掩盖。性是美的,所以他和陈清扬处处都要挖掘实践这种美。不被革命渲染的心灵是美,所以他能直言不讳地说姓颜色大学生是美的,说孙小姐是美好的,却在海鹰面前说不出漂亮,在妻子面前提不起兴趣。

欲望就是欲望,压抑就是不人道。你看那个年代被压抑得多惨,亲戚朋友相互碾压,好的坏的胡搅乱炖,假大空混合着口号演绎着脱离真相的人间悲喜剧。双眼能看却要装色盲,耳朵能听却要装聋子,肚子饿着却假装撑破了腹部。集体都装疯卖傻,最后大家也就真的傻了,时代也就真的疯了。

难得的是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还在苦中作乐,保持极端的纯粹。王小波是一个,钱钟书夫妇更是如此。多么敬佩这样的人,他们的文字里满满都是个人强大意志同虚伪荒诞斗争的体现。敢于揭开伤疤,敢于直面错误,敢于去反思,我称他们是“有良知的人”。

小波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作者。相当有趣。总是不经意就开始飙段子,放任自己思维在游荡,有趣又生动,

。有一个服务员双手叉腰站在厨房门口,好像孙二娘在看包子馅。我在恍惚之间被她拖进了厨房,倒挂在铁架上。大师傅说:“这牛子筋多肉少,肉又骚得紧。调馅时须是要放些胡椒。”

那母夜叉说道:“索性留下给我做个面首,牛子你意下如何?”

她上唇留一撮胡须,胸前悬着两个暖水袋。我说道:“毋宁死。”她踢了我一脚说:“不识抬举。牛子,忍着些。过一个时辰来给你放血。”于是就走了。厨房里静悄悄的,忽然一只狮子猫,其毛白如雪,像梦一样飘进来,蹲在我面前。

写悍妇也可以写得如此可爱

她尖叫一声,拿被子蒙上头,就在床上游仰泳。现在和她说什么都没用,我去厕所洗了脚回来,关上灯又往床上一躺。忽然脖子被勒住,憋得我眼冒金星,二妞子在我耳边咬牙切齿地说:“叫你知道我的厉害!”

看到这里实在忍不住狂笑起来,和领导对怂,过瘾!看不惯唯唯诺诺的人,对领导点头哈腰,嬉皮笑脸,满足了领导的奴性,也让自己成了个十足的奴才。但有一点很现实残酷,这样容易被打压,得不到合理晋升。看到这里实在忍不住狂笑起来,和领导对怂,过瘾!看不惯唯唯诺诺的人,对领导点头哈腰,嬉皮笑脸,满足了领导的奴性,也让自己成了个十足的奴才。但有一点很现实残酷,这样容易被打压,得不到合理晋升。

写儿童的恶作剧写得像可爱的黄段子

我站起来,自己拿手纸擦了屁股,穿上裤子,然后又给别人擦屁股。全班小朋友排成一排,由我排头擦去,真有说不出的得意。有多少今日的窈窕淑女,竟被我捷足先登,光顾了屁股,真是罪过!

简直太多了!不胜枚举!

但他却是悲观主义者,一个二十一岁的小青年,却开始感叹起自己的黄金时代。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

以为自己生猛如野兽,有力气也勇敢,有顽强的生命力,如他所言,

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但遇到了革命,才最终明白,什么叫荒诞,什么叫认命。

我又没招了谁惹了谁,有人非要逼我跳火坑

不瞒你说,一见到师长之类的人物,就会激发我灵魂深处的劣根性,使我不像个好人。

事实证明,社会是个大熔炉,可以改造各种各样的人,甚至王二。

陈清扬说,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忍受摧残,一直到死。想明了这一点,一切都能泰然处之。

算了,我也不装孙子了。以前怎么着还怎么着吧。”

一个人宁可叫自己思想的器官混入别人鞋底的微尘,这种气魄实出我想象之外。

一个人身上还有很多的生命力,那个人还没有到达自然死亡的时候,可是他却死了,用李先生的话来说,那就是非自然力。用那个时代的话来说,就是迫害。而贺先生选择死亡是因为,他把他的的生命力却附着在他的尊严上,没有了尊严,活着就是一堆烂泥,就像地上那一堆脑浆一样。

在贺先生身上,还有很多的生命力。

巧妙,那个时代就是这样,对知识分子倾轧,而知识分子可以说是正面人物,或者独立于政治虚伪斗争之外的个体,反而在时代里受到非人对待。

小说不可以用真名,尤其是小说里的正面人物

看出畸形之处了吗?人为的非自然力的伤害不敢有任何妄言,只能对自然力的无法控制的气候加以苛责。与其说是只能懦弱地批判天气,不如说,那个时代的行为思想都荒诞得没有人说得清楚,与其说是个人的黄金时代,不如说是时代疯狂的黄金时代。

冻疮里没有幽默感,只有恶意。

如果真的去写似水流年,就必须把一切事都写出来,包括乍看不可置信的事,不敢写出这样的事情,就是媚俗。比如不敢写这样的事,就是媚俗:

我看来,人生最大的悲哀,在于受愚弄。

越看越觉得悲哀,也会觉得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想要在这个社会保持独立人格多么困难,多么艰难,可是却又不得不遵从内心的选择。

理想主义者总是踽踽独行,所以小波是痛苦的,却又在痛苦和绝望里寻找生花,那份偏执,也许刚好在那魔幻年代释放了压抑的情绪,才既悲观又乐观地过了革命关卡,才终于保持了人性之美。

致敬王小波。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黄金时代》读后感_24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