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巨人的陨落(全集)》读后感_1000字

《巨人的陨落(全集)》读后感1000字

如果实在是书荒,并且你能熟练地掌握速读的技能,可以读读这套所谓的《世纪三部曲》,否则……还是三思。文案被一贯浮夸庸俗的读客文化描述为“全球平均三个通宵读完”,而我用了三个月才勉强读完第一部《巨人的陨落》。
总的来说评价是这样的:一是封面设计挺好看的,包括三部都好看;二是翻译尚可,外国的社科著作翻译都很让人捏把汗,但小说还可以;三是故事描写方面,无疑作者想通过描述大时代里具体人物的生活,同时通过人物的活动反映时代的特色,但我只能说,太宏大了,实在是不好驾驭。
从具体人物的生活来说,比利、菲茨、沃尔特、格雷戈里等等这些人物,代表了不同阶级、国家利益、政治立场等,在大时代的舞台上发声,尽管每个人在从事政治活动的同时,也有自己的柴米油盐和爱恨情仇,但读来总觉得过于脸谱化,代表性太强,反而脱离不开历史教科书的路数,看一个人的故事就等同于看完一个群体的心路历程,从而对接上教科书上说过的那些子丑寅卯。
从时代的特色来说,一战从萨拉热窝的冲突莫名其妙地打起来,到最后又因为美国的参战而草草收场,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记载。书中展现了战前各国外交官各持己见,到处周旋,有人主战有人主和,战时和战后也通过每个人发表观点推动故事的进展,但如果像抽干游泳池的水方便清洗一样,把故事中的人物那些婚外情和私斗剔除,这本书对一战前后的描述无非就是一篇比历史课本稍详细的非专业正史文章,并没有更多细节,也没有推动事件发展的逻辑,更没有历史发展中所谓的“不得不”。
最后说到人物之前的联系,有主线剧情在身上的人物有十来个,其间的联系有亲情、爱情、友情等,但有些人物是去掉也对故事没有什么影响的,比如格雷戈里的弟弟列夫,不是说他身上没有故事,而是人物太多不好驾驭就干脆别驾驭算了。
故事后段还多次由人物亲口强调时代变得不一样了。老实说,任何时代都在变,甚至在今天,时代的变化让我们体会更深,但真正的变化是润物细无声的,往往某天醒悟才发现一切都不一样,而不是天天挂在当代人的嘴上。故事中表现时代变化,更多是猝不及防地通过人物的台词来对比,或许《唐顿庄园》的表达更贴切一些,人物在举手投足间的不适感,猜测出不是自己在变,而是时代在变。
要说用人物来体现时代感,还是不得不提TVB全盛时代的《创世纪》,人物也不少,故事有主线也有支线,但所有人之间的联系扣得严丝合缝,没有一个人物多余,也没有一个情节多余,时代的变迁和在人物身上打下的烙印都令人印象深刻。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巨人的陨落(全集)》读后感_1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