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1400字
东野的书里总是有对制度或法律的质疑,这一本也不例外。
这本的名字很有意思,沉睡的人鱼之家,关键词三个,沉睡,人鱼,家。
亲爱的女儿溺水,陷入永久的沉睡(其实是脑死),母亲执着地挽留住女儿,所有人都觉得她是在自我欺骗,精神失常,看到后面才发现,她是想让别人相信瑞穗还活着,从而让自己更加坚定地认为瑞穗是真的活着。
这个谎言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又心照不宣。因为瑞穗的心脏仍在跳动,各种生命体征仍在,只是失去所有感知能力和反应能力,并且是永久性的,与死人无异。但一点点细微的甚至不知道是否真实的反应却让熏子欣喜若狂,仿佛看见了希望。
对一个母亲而言,没有什么比心爱女儿的死亡更不能接受,所以她用各种方法告诉自己女儿还活着,用母亲和妹妹的愧疚让她们觉得女儿还活着,让整个家庭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瑞穗是个漂亮的孩子,她在呼吸,她在成长,她还活着。但其实,这只是全家为她编织的一个梦境,所有人心知肚明,只有她深陷其中。
两年的时间,她花了绝大部分在照顾脑死的瑞穗身上,却忽略了同样需要照顾的生人。生人在学校里被嘲笑,被欺负,没有人知道,只能自己默默压抑,默默承受,心里憎恨着,却不知道恨谁。
直到生人生日,熏子用超乎寻常的激进方式告诉所有人,她的瑞穗还活着。如果她杀了瑞穗没有被判刑,那就说明瑞穗死了,而若是犯了杀人罪,那就说明她一直照顾的瑞穗是活着的,这段时间的努力是有意义的。这份决绝让所有人动容,也让人感动,这一次几乎所有人都被说服了。这么久的努力,用机器操纵瑞穗做动作都没能改变他们的一丝看法,反而觉得熏子有病,这一幕真情流露,是一个母亲坚持下去的全部理由,反而达到了不可预期的结果。但是这一次,熏子似乎也没有那么有“成就感”了。
很多人不明白熏子为什么要强留住瑞穗,而不进行器官捐献,既拯救了别人,又能“表现”瑞穗的善良。既然活不下去了,那就干脆放弃,用她残余的生命拯救其他有可能活下来的孩子们,让她的生命在别人身体里延续有什么不好?说的很好听,很动人,但是身为父母,又怎么可能会允许孩子的生命结束的这样早,甚至残忍到必须亲手剥夺,只能说,没有一个父母心理强大到这样的地步。
蔡康永说,我们要练习告别,什么又是告别呢?就是把别人的生死握在手中,替他们决定要不要活下去。如果没有继续生存的可能,并且生存下去的每一秒都是挣扎,那么替他们选择死亡,帮助解脱。我曾以为这是一件很高尚的事。
放病人自由,留自己痛苦,还能比这更高尚吗?但是熏子说的却让我有些动容,在你剥夺别人生命的时候,别人因你而死,你就是杀人凶手。替别人放弃活下去,就是在杀人。虽然觉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但是还是不敢苟同。
活在煎熬里的人,时时刻刻都会想着摆脱,解决痛苦的根源,从而重获新生。如果死亡是解决痛苦的唯一方式,那么十八年后还是一条好汉。不知道别人是怎样想,如果是我,我不会愿意成为家人精神与经济的双重负担,如果这种行为全是杀人,那么我恕其无罪,我只希望就算没有我,他们的明天也能一样过,高高兴兴,天空依旧明净,阳光仍然温暖。
写在最后:
刚开始以为,人鱼是指瑞穗溺水失去意识,但从开始与结尾存在的一点隐晦的小小爱恋猜测,可能不仅如此。瑞穗之所以选择那个时间离开,大概是因为她知道了那个喜欢自己的小男孩需要换心,所以跟深爱着自己的母亲告别,想用自己的心脏去救他吧。小美人鱼不也是牺牲了自己成全了王子么?以己之命,换汝重生,魔幻色彩更重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_1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