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巨婴国》读后感_1700字

《巨婴国》读后感1700字

这本书可以算上我了解心理学的启蒙书,虽然之前看过人性的弱点等心理学书籍,但在看这本书之后,我发现自己必须把之前看过的许多书重新看一边。那种感觉就像小时候听过了太多道理,常常在耳边碎碎念,而知道某一天才猛然回忆起这些道理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所以,必须重新感受,重新审视。
大家对这本书评价褒贬不一,有些观点确实比较偏激或极端。但我看完之后对笔者的一些观点深有感触。
1.人是一个能量体
人需要不断地伸展自己探索世界,和外界建立起联系。但联系建立起来能量才能传递和输出,产生感情或者其他东西,这种时候会觉得自己被感知而得到满足。然而当你发出的能量没有被接收或者被回应,就会产生负面的情绪,尤其是在感情方面。成长在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才能更好的学会爱和被爱,而内心是积极向上的。相反,缺乏这方面安全感的人容易忧虑和不安,因为他总觉得不安全。此时缺少回应让这种消极的情绪就更加加剧了。
所以要建立亲密关系的前提一定是真实和敞开,然后充分理解和接纳,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否则一定是缺乏安全感,终日惶惶不安。因为无法感受到来自对方的能量。可惜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多数人都有自己的防御机制,或者只想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而缺少真实,无法真正建立交心的联系和沟通。
2.中国式家庭
我也是在典型的中国家庭环境下成长,和亲人建立了频繁的联系和沟通,确实能感受到那种家庭幸福。只是这种家庭下,一个人的事就是大家的事,每个人都关心自己身边的人,这是一种关爱,只是有时也会觉得疲惫。在选择的时候少了更多的自由,转而考虑别人的感受。
而在这么多中国式家庭下产生的中国社会大环境,无论是社会组成和运转模式都趋于固化,形成了一种大家认为适合所有人的人生轨迹,缺少了开放自由,自然就缺少了独立和创新。其实,选择什么是对的,真的没有正确答案。不过是一种选择。当然,结果导向的思维方式也是很多人判定别人生活品质的标准,可能带来的是盲目崇拜,盲目批判,而真实是什么,可能99%的人都不了解,只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对于个人要在这样的环境下认识自己,选择自己的路,带着自由开放的心态去生存就更多不容易了。即使这样,我们也要试着追求吧。
3.共生
家庭的生活是一种共生,亲情也是最自然而然地共生,从一个人出生到成人与亲人建立的联系当然是难以割断的。只是物极必反,人在感情面前又是脆弱的,一旦产生了依赖,就很难分开。但这也是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友情和爱情这是后天在互相选择下建立的共生,尤其是刚刚脱离父母独自生活时,沟通和联系的对象就成了朋友或伴侣。但在依赖的层面上都是一样的,一旦开始依赖就容易想占有,而没有处理好这种共生关系可能会对双方带来压力和负面的情绪。而人总是难以把握好。
4.自恋
这是在这本书提到最多的词了,但自恋不能不自知,首先要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内在自恋只是觉得自己很好,却也接受自己有缺点,接受别人比自己好,但从不自卑,不看轻自己而缺乏活力。外在的自恋就浮于表面追求金钱名利或是外貌,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收到消极评价时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而难以发泄。
另一方面是在失控这件事上,容易给人带来不良情绪,然而生活不如意十有八九,这样长期处于失控状态,巨婴会生气会发泄会归罪,可能归罪别人也可能归罪自己。而成熟的人会调整和分析,知道很多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和精力,变化也是常有的,对于不可控,更要去接受。
身边很多反社会人格的人不仅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朋友,很多案例发生在网上也是骂声一片。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如果从心理和人性去思考这些时间,可能我们更能理解。批评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目前只记得这么多,感受最深其实是要关注内心,因为人的行为都是内心想法的投射。首先要关注自己,了解自己,试试冥想和静坐,可能这个过程会让你不得不面对恐惧、邪恶或者是那些不可控,但生活毕竟如此,深入认识它,才能更好的选择而获得自己。而爱的能量是需要流动的,希望多给你身边的人一些回应和拥抱。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巨婴国》读后感_17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