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_1200字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1200字

整本书读完,一是为三毛这样一个传奇一样的女性惊叹,二是为沙漠特有的魅力折服。

之前常常听到这样一句“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我想,三毛一定是有趣的。她对生活的热情,对待人、对待事的大智慧,对双亲、对爱人、对朋友的珍惜,常常让我敬佩又喜欢。反思到自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越觉得三毛的难能可贵。

回到这本书的内容,大部分故事都是发生在沙漠的,前面的故事节奏欢快,读起来让人觉得妙趣横生,让我觉得应该从另一种角度去观察生活、享受生活、发现生活。

四周除了风声之外什么也听不见,死寂的大地像一个巨人一般躺在那里,它是狰狞而又凶恶的,我们在它静静展开的躯体上驶着。
没有沙滩的岩岸有许多好处,用绳子吊下崖去很方便,海潮退了时岩石上露出附着的九孔,夹缝里有螃蟹,水塘里有章鱼,有蛇一样的花斑鳗,有圆盘子似的电人鱼,还有成千上万的黑贝壳竖长在石头上,我认得出它们是一种海鲜叫淡菜,再有肥肥的海带可以晒干做汤,漂流木是现代雕塑,小花石头捡回来贴在硬纸板上又是图画。这片海岸一向没有人来过,仍是原始而又丰富的。
沙漠,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土黄色的,也有红色的。我偏爱黑色的沙漠,因为它雄壮,荷西喜欢白色的沙漠,他说那是烈日下细致的雪景。

这是一些关于沙漠的描写,角度多样,让人联想到大自然的魅力。

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三个章节。

一个是那次去找骆驼的头骨还是什么,三毛和荷西自己开车去找,结果碰到沼泽,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我觉得十分匪夷所思,让我惊叹不已。不作剧透,但是在这样危险又绝望无力的情况下,三毛依旧能够强迫自己去冷静的、有智慧的解决,让我认识了另一个三毛。她并不只是一个会疯会玩的我们浅薄认知的流浪女作家,她是个内心强大又细腻,自信又热情的人。想起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做过的事情,最后都会一点一滴沉淀成你独有的气场。(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原话不记得)

第二个很吸引我的故事是死果,三毛的书里似乎总有那么一两个小篇是讲这些奇异之事的,比如温柔的夜里也有关于墓地的传说,这里的死果。我素来胆小,但又好奇,所以一边惊叹一边小心点窥探这些大自然的秘密。

最后一个故事,压抑的让我喘不过气来-《哭泣的骆驼》,只觉得渺小如我们,面对这样的残酷,连评判的资格都没有。

哑奴的故事也是如此,三毛在面对这些事情时代无力感,透过纸张,深刻的印在读者的心里,让人不忍去看,不忍去多想。

嗯……好像有些沉重了,我看的慢,但并没有深想,这些故事带给我的震撼就已经很大,我想这些故事也不会随时间散去而消弭,最终都会化为我们内心的力量。

最后分享一部分我很喜欢的描写

夜来了,我点上白蜡烛,看它的眼泪淌成什么形象。
深绿色的大水瓶,我抱回家来,上面插上一丛怒放的野地荆棘,那感觉有一种强烈痛苦的诗意
没有变化的生活,就像织布机上的经纬,一匹一匹的岁月都织出来了,而花色却是一个样子的单调。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_12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