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乐园》读后感1500字
用90%的理性和10%的感性看完了这本书。
爱与性爱,性与人性,色与好色,历史性与当下性,娱乐性与严肃性,大众通俗性与文学高雅性……时而欲擒故纵,时而悬崖勒马,时而淋漓酣畅,时而低回流连,笔法疾弛有致,浓淡相宜。读来丝丝入扣,步步惊心。
完全沉浸在渡边淳一创造的这个恢宏、空洞、冰冷得令人绝望、充斥这浓烈的“樱花情怀”的世界之中。
毫无疑问,从凛子和久木开始并投入感情之时,便注定这只能是一个悲剧。爱得彻底,爱得欲生欲死,却在这样一个违背伦理便不被接受的世界中受尽折磨与痛苦。两人在“乐园”中的种种至高体验与现实的冰冷与残酷形成鲜明对比,两人的双双殉情是悲凄的,却也留下永恒的美丽。
读时一直在问自己,久木与凛子真的相爱吗?他们真的幸福吗?在个人看了,他们只是为了肉欲而爱,为了肉欲来逃离现实摆脱痛苦,他们在本质上从未得到真正的幸福。从故事背后我们看到了现代都市人的迷失,在性虚无背后的那种绝望感,无助的婚姻,无法解脱的社会规范和内心的罪恶感,他们无法救赎,无法解脱。因而,转向追寻死亡,无论是阿布定和石田吉藏,有岛武郎和秋子,抑或是凛子和久木,他们都想永远停留于至高点,永远不走下坡路,因为他们知道,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无论是爱还是承诺,而死亡便是最好的方式。
凛子略加思索似的眼望虚空,欠身离席。不出几分钟就折了回来。
“死在那样的地方,毕竟太冷了。”
凛子说着就要往走廊走去。久木慌忙拦住:“醉了,危险!”“一死了之!死无所谓危险不危险吧?”甩开被久木拉着的手仍要走去的凛子,头发零乱,两眼发直,显出一种异样的冶艳。“喂,你也一起来!”“等等!”
“反正人总要老,总有一死,所以能干的时候必须干个尽兴才是。”
“嗳,一起死吧!”
如若不成,死了无妨。这种想得开或者说决心开始催生类似顽强意志的东西。
当时久木虽然还不知道将被派去分社,但已萌发了想从社里辞职的念头,深深陷入再活下去也是徒劳的虚无情绪之中。与此同时,凛子也由于爱的易变性和对于日后年老的隐约不安而开始梦想在爱的汹涌漩涡中死去。水口的死、继之而来的怪信,以及降格使用,都使得久木走投无路,直接导致他辞职了事。不过,那以前同凛子过于深入的爱,以及觉得自己已在一定程度上尽了人生职责的想法,也无疑加速了他迈向死亡的心情。
从一开始的犹豫、胆怯,到理解、释怀再到下定决心、毅然决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主人公内心的成长,换句话说是内心慢慢被残酷现实逐渐扭曲、被爱之火渐渐吞噬麻木的过程。渡边淳一的描写功力使原本有些老套的情节变得有些与众不同,凄清哀婉,充满“樱花”气息。而两人对于人生、社会现实的思考何尝不是当今社会的影射?何尝不是当今人们的映照?
一直坚定地认为殉情是非常愚蠢的死亡方式,从刚开始读文章时心中总有一个声音在叹息说久木这种男人,不值得凛子为他死,为他们的感情而死。但到故事最后,大抵是受了作者思想的影响,突然觉得,双双殉情是这个故事最好的结束方式。或许在外人开来,这是多么的悲惨壮烈,但对于久木凛子来说,这是一种解脱,一种保持永恒的方式,那在快乐的绝顶的那瞬间相拥而死,在精神上他们已经紧密结合,永不分离。
这部小说给予我太多对于爱情、人性,对于当下社会的思考,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伦理与道德,爱与背叛,而这大抵就是一部好的小说具有的潜力与影响吧。令人难忘,令人唏嘘。
一时兴起,胡乱说了这么多,依旧无法用言语表述完心中的全部所思所感,那就让它们一直在心中吧,说不定已经有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失乐园》读后感_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