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菊与刀》读后感_1200字

《菊与刀》读后感1200字

“菊”像摘掉绑扎菊花的金属线使其自由生长,代表打破原有制约的生活方式,建立自由宽容的生活;“刀”不是用来进攻别人的象征,只是勇敢地剖析自我的比喻,也是高尚品行的象征。

日本人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并认为会战胜一切。自杀是维护名誉最体面的方式,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知识分子增多,僧多肉少,极少才俊能施展才能,是他们在强烈献身精神和极端厌倦情绪之间摇摆而迷茫,为摆脱厌倦回归传统,日本知识阶层把矛头转向对华侵略,推行日本集权主义为国献身,死亡是精神最后的胜利,能够找回真正的自己,所以视死如归。日本人自重源于外界的羞耻感和内心的罪恶感,耻感和罪感推动他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无论事情糟糕与否,日本人自信在预料之中,因为他们认为只有主动期求,没有被动接受。

天皇是日本象征,高于宗教的信仰,对天皇完全庇护与崇敬,战败后天皇宣布投降,日本人也会完全遵守。印证日本虽然学习中国文化,但相比中国改朝换代,这方面日本并没有。

日本有等级制度,体现在日本礼仪重要和繁琐,家庭是体现礼仪重要场所而不是放纵的乐园。日本人各得其所,只做自己等级范畴的事,严守本分便是最大的尊敬。军队因没有等级制度而保持相对独立性。一个国家实力弱小会认为低于他们等级地位,不难理解日本大言不惭的侵略中国,又对一些发达文明礼顶膜拜。

战败以后美国惊讶发现日本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抵抗,而是俯首称臣,原因有三。

一、日本的等级制度,被征服后强者等级高

二、对天皇宣布的投降绝对遵守

三、最重要的是,日本人注重情面,维护战败后的名誉。依靠美国也是继续“情面”最安全的办法。

举两个有趣的事例,证实日本人不能容忍名誉的玷污。

1946年战后日本报纸出现“全世界都在看着我们”的标语,来激发人们消沉的状态

与美交战日本一条戒令,不得不弃舰时,姿态不得有损威严,美国佬会拿你们的丑态拍电影。

日本人认为因为正义才会战争,所以战败不会改变对正义的坚持,侵略无法保证情面,就选择互相尊敬学习。

追求享乐,包括性、同性恋、嗜酒等等。在性方面,与中国传统观念不同的就是,日本没有把性放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认知影响看法。

对“恶”认知不足,日本人喜欢“温和”和“暴躁”相对立,因为每个人都按照善履行义务。而“善”与“恶”是中国提出的道德规范,证明这种对立在中国是存在的,所以他们认为善恶对立适合中国,可以约束中国人的“劣根性”,而他们没有提出恶,所以不存在。?哈哈(非本人立场)

日本人会把人的义务划分为忠、孝、仁义、享乐等区域,详细规范人格,他们对一个人评判不会从大的方面来说,而是哪个区域做的不好。

日本人在婴儿和老人阶段自由随性,而立之年自由限制到最低,反映了每一个公民在自己年富力强时融入本国文化,即通过严格个人约束进行精神修养实现人生超凡境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菊与刀》读后感_12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