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20世纪经典著作)》读后感1900字
喧嚣的物质生活,需要仔细的揣摩别人的想法与行为,读懂自己的内心,然后做出相应的反应,才能真正的构建好自己的令别人令自己舒适的交际网。近年来,心理学们提出一个新词“情商”,意指能够正确的理解说话者意图并做出合理的令人舒适反应的一种意识。
这个词一出现,立刻登上热门,于是有很多人被周围人指出是低情商,有问题自然有解决方法,于是研究者们自然研究了很多解决方案,各有各的长处。于是我在某乎上面查找了几个优质答案,对比了他们推荐的书单,自然在第一步认识自己这方面,发现本书“自私的基因”出现次数居前几,自然是找来一看以求能够更深入的认识自己(毕竟经常被人说幼稚情商低还是比较有压力的,不过有问题不可怕努力想办法解决就是了)
初看第一张,自然是发现本书居然是一本科学读物,不禁有一些疑惑,不过还是认真看了下去,期间情感变化自然不必多说,自然是得到了一些东西。
道金斯这样说,无意识到基因,他的本质是自私的,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让它的载体,得以更好的生存下去以使得他自己能够不断的延续下去,任何的利他行为,合作都是达到延续目的的手段。看完我自然是震惊无比的,感觉打开了新的思路,那么我如何能够从中真正的理解到我自己的东西(虽然毛爷爷说看书必须不应还有目的就是去读,他这样批评他的侄子辈),我这样对自己说,如果说人类,作为基因的载体,他的所有行为的动机都是基因在之前策划好的,那么作为自私个体的基因,自然是力所能及的引导他的载体做出有利于他自身延续生存的行为,那么面对着周围人损害互相的利益以求获利这件事就是可以理解的,那么源自于此的你的各种情绪自然就是不存在的,自然不必为此愤怒,于是便具有了冷静的内心。但是冷静并不等于冷漠,理解不等于认可,当基因把我们人体作为载体孵化制作(请允许我使用这样的词)出来之后,他借由大脑来执行它事先策划好的决策,但是大脑在进化很多年之后,似乎有一些完美,他使用基因赋予他的学习以及模拟能力,模拟整个世界,甚至包括他自己,于是意识就这样诞生了(道金斯是这个意思吧),就像人类在三体中能够打败三体人一样,我们通过意识,也是可以部分的摆脱这样的控制,于是就有了避孕,当然这只是一方面。
我的本意是为了认识真我,那么什么是真我,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是,当我无意识的去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是基因赋予了我这样的选择与决策,而我能够克制我自己该做什么不做什么,是现存的道德标准给予我的选择与决策。这两者的界限并不是很清楚,因为道德准则的存在自然是为了大部分人类群体的利益而存在的,在基因的角度上面说,这自然是符合他的本意的。
我说了这么多,好像一直在说废话。似乎一直是在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本书的内容,而且还表达的残缺不全。但是还请知道,我的内心深处这样对自己说,何为认识自己,在自己愤怒难过的时候,要做的不是自责,理解自己的想法,探求自己愤怒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那一方面的需求没有满足?为什么没有满足?欠缺那一方面的条件?当你真正理解了这一点,或者有的时候你没有办法理解的时候,可以尝试着从基因的角度来理解,哦原来如此你于是这样说。理解了自己没有满足的需求,然后补足需要满足的条件(这有的时候很难有的时候很简单),自然能够获得内心的愉悦。当你看见某一些与你平素的生活准则相差太远的行为还请不要愤怒或者是漠视或者说嘲笑,你应该做的是什么?理解并寻找该行为实施者的真实境地以及他的需求,然后满足他(我不是说要让你有求必应,而是在你不损害自身以及整个群体的利益的情况下--这里的群体不是指那一群嘲笑别人的人,你要知道真正利于整个群体的利益的自然不是这些糟糕的行为当然你也无需鄙视他们或者因此愤怒因为基因决定了大部分的人都有盲从的行为当第一个人开始嘲笑的时候其余的人自然为了不脱离这个群体而开始嘲笑道金斯已经说过这样的论点--这些人只是做着一件他们的基因赋予他们的一项本能行为),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也无需觉得自己就因此高人一等,因为或许只是因为你和你帮助的这群人里面具有相同的某一个基因,出于为了基因延续的目的,你帮助了他,或许你说你的内心经过煎熬挣扎,那就说明你有所图,各个方面的对你有益的都是你所求。你或许会说,这样宛如一个机器一般毫无感情可言,非也,我们常常被各种情绪支配,因此做出的行为常常伤害到别人而且对于自己毫无益处,因此我们需要认清楚自己的真实,然后才能做到以己度人,然后做出利己利人的事情来虽然很多时候我们都做不到,但是仍然要这样努力才行。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自私的基因(20世纪经典著作)》读后感_1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