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2000字
『人生就应放肆地过?』
你有没有想过自杀?有没有在某一时刻觉得人生无趣,一眼就能看到十年后的自己?
我有。维罗妮卡也有。
在那段叛逆而轻狂的日子里,我几乎隔一段时间就要坐在宿舍阳台栏杆上往下瞧。
宿舍边的篮球场上男生们在挥汗如雨,球场小道上女孩子们从食堂打了饭三三两两叽叽喳喳,你看,阳光正好,微风不噪。可我还是觉得,日子好无趣啊。
只不过我没有维罗妮卡那么坚决勇敢。
因为每到我蠢蠢欲动之时,父亲曾说过的话就会在脑海中响起。
“你的命不是你自己的。”
有人说,当你不想活了的时候就看看这本书,它会让你有继续活着的欲望。
这个故事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一个活腻了的女人自杀后被送入精神病院然后痊愈。”
之所以自杀,是因为维罗妮卡觉得
在一个美丽的日子,我会得出一个结论,生活就是如此,既不会前进,也不会改变。我认命了。
接着她被救活,然后告知只有七天可活。
既然只有七天,那我还遵循什么规矩,做什么淑女呢?
放肆过吧。
就在放肆过着过着的时候,她发现自己不想死了。
然后她就活着了。
故事很简单吧。
但是这其中的曲折辗转又哪是这么短短几个字能概括的。
步入社会以后,新鲜的生活使我没有时间去考虑活与不活,每天睁眼闭眼就是日子,哪有那么多沟沟坎坎。
所以你瞧,想死只是因为你太闲了。
后来将自己修修剪剪搓扁揉圆后生活渐渐定型,我似乎可以看到十年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只是这个时候没有再想过自杀,只是想每日都杀死前一日的自己,过新一日的生活。
随着年龄一点点增长,我越来越害怕有一天看着一成不变的工作和家庭,却只能告诉自己,认命吧,这就是你的生活。
当整个人生只剩下“把孩子养大”这一个念头,是不是还有盼头?
维罗妮卡选择死亡,我选择单身。
只是当我们尽全力想挣脱这个世界的枷锁,破网而出的时候,与众不同让我们显得疯狂。
人们可以理解,但一定不会支持。
当抵不过社会的压力,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得在沉默中遵从。
人们在疯人院里可以畅所欲言,为所欲为,不必担心听到别人的批评,反正他们生活在疯人院里。
出人意料的,疯人院里的人们并不想离开。
这个社会有太多的规矩要守,一个做任何事情都可以被原谅的地方,当逾矩的代价至多只是被扎上一针镇定剂,生活是多么愉快。
卢梭曾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只是当枷锁越来越紧,自由越来越少,我们已做不了自己的主人,更无须说其他一切的主人。
最终只成了社会的奴隶、言论的奴隶、大众的奴隶。
难道你会想到有人竟然装成疯子,只是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吗?
比如凤姐。
凤姐终于拿到了绿卡,值得庆贺。
但她真的是她表现出来的那个样子吗?
如果是,那么她在美国的勤勤恳恳和最后的达成所愿,又算什么呢?
只有人有条件去疯的时候,人才舍得去疯。
大部分的人焦虑、抑郁,我是说大部分,不包括那些真正的抑郁症、焦虑症患者,都是闲出来的。
试想在战争时代,人们每天想着的,就是下一顿要怎么填饱肚子,晚上在哪里寻得一个遮风避雨之所,明日是否还能看见日出。
哪有什么时间去焦虑。
我们焦虑,是因为尝试改变。
但我们需要学会,就算改变,也不要焦虑。
不要成天想你会让别人不自在。如果其他人不喜欢,他们会提出来的。如果他们不敢提,那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了。
所以我们到底要不要善解人意?
因为在乎别人的看法,我们战战兢兢,我们端着一副淑女(绅士)的样子,我们尽力让自己看起来优雅而高端,我们做这个社会允许我们做、喜欢我们做的,我们一日一日的变成无趣的自己,直到有一天被自己或者死神夺去生命。
但不感到不舒服的不是我啊,为什么我要让所有人舒服?
只有两件事是不能做的。一件是人的法禁止的,另一件是神的法不允许的。···除此之外,你是自由的。
人们应该生而自由,去过自己喜欢的日子。
是的吧?
推荐小说里提到的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法力无边的巫师,想摧毁一个王国,就在井里下了魔药。那井是王国所有居民的水源。谁要是喝了这水,就会变成疯子。
第二天一早,喝过这井里的水,所有的居民都变成了疯子,唯独国王没有,因为另有一口井专供他和王室饮用。他忧心忡忡,想控制住居民的行为,因此下达了一系列公共安全与卫生方面的指令。不过,警察和检察官也饮了魔水,觉得国王的命令荒谬不堪,决定无论如何也不照此办理。
全国的居民都得知了指令的内容,他们坚信国王疯了,才写下这些无聊的文字。他们狂呼大喊地来到城堡,要求国王退位。
国王绝望了,准备放弃王位,但王后阻止了他。她说:我们现在就去那口井,也喝那儿的水,这样我们就和他们一样了。
国王和王后去了,饮下了魔水,马上开始胡说八道。这时,他的臣民后悔了:既然国王如此睿智,为什么不让他继续治理国家呢?
国家一派祥和,尽管国民的言行与邻国大不一样。而国王一直统治着这个国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愿你可以一直装作喝了那魔水。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_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