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斯通纳》读后感_1400字

《斯通纳》读后感1400字

两位女性的不同人生—— 读《斯通纳》有感
斯通纳的太太伊迪丝接受了她那个时代女性可以得到的最好教育:会弹钢琴、会绘画、擅雕塑,外表漂亮,举止优雅。猛一看符合男人对妻子的所有要求,这也是为什么斯通纳一下子迷上她的原因。但是婚后,她马上暴露了性格的问题:极端神经质、对现实生活一无所知,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她嫁给斯通纳并不是因为爱,而是为了逃离原生家庭,而斯通纳只是可以满足那个时代人们普遍认为的好男人的标准。她的大半生都用在控制丈夫,和丈夫较劲儿上面了,完全没有自己的人生、人格。即使她明明知道丈夫另有所爱,但她并不以为意,因为她在感情上没有对丈夫的爱,她只是为了逃离娘家才嫁人,所以也就没有感情上的被伤害,对她来说,保持住这个婚姻,继续做女主人,生活无忧就可以了。特别是为了让丈夫难受,她不惜把曾经美丽聪慧的女儿也诱导成一个像她那样没有灵魂的女人,致使女儿为了逃脱她,也走上她的老路,嫁给一个根本不爱的男人,最后成为一个浑浑噩噩的酒鬼。这让斯通纳既痛苦又无能为力,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女儿又成为一个伊迪丝。而斯通纳的情人凯瑟琳,一位大学助教,热忱地热爱着她的文学专业,认真敬业。虽然通过共同的文学兴趣而和斯通纳在不该相爱的时候相爱,但她仍能把控自己的人生方向,她深刻地知道是什么构筑了她的生命。即使她深爱斯通纳,但在发现这份爱会折损两个人未来的事业前途、生命走向后,仍会义无反顾地放下爱情,在情人离开后的当天晚上就踏上离去的火车,奔赴新的生命目的地。不是她铁石心肠没有感情,而是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应该有更广大的空间。她要首先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人,才有爱的能力。因此,最后当斯通纳病危即将离世时,伊迪丝只能反复问自己:没有了他,我该怎么办?是啊,她从来没有过自我,没有了斯通纳,伊迪丝连较劲儿了一辈子的对手都没有了。她还剩下什么?而凯瑟琳却在几年后在一部完美的学术著作上题词“献给威•斯”,来表达她对斯通纳深沉持久的爱情。这是多么不一样的人生结局。虽然凯瑟琳一直独身,但我们是不是觉得她内心有着更丰盛强大的爱,而伊迪丝虽有外表正常的婚姻,却只是一个孤独、干涸的外壳。
时代虽然进步了一百多年,男女平等的口号也越喊越嘹亮,可是现实中仍有许许多多女人走在伊迪丝的老路上。她们以为学到一些表面的优雅,能够让男人青睐、追逐,最后得到一个外人看来无比光鲜亮丽的婚姻,就是完美的人生了。可是没有真正人的灵魂、爱的支撑,就像沙土地上建起的高楼,不管多么闪耀夺目,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
《斯通纳》一书从出版发行后的寂寂无名,到50年后在欧美、随即在国内开始备受瞩目,火爆热销,其实也反映出在物质生活、科技发展大幅提高,人人渴望成功之时,大家开始反思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生命有没有真正的完美;是完美的生活重要,还是完整的人生更重要。书中的斯通纳貌似懦弱,隐忍,总是在周围环境的逼迫下节节败退,但核心里,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是有坚持的。这个坚持就是他对文学倾尽一生的热爱。这份热爱可以让他忍受上司、同事的排挤刁难,妻子的冷漠、苛刻,甚至放弃终于找到的爱情、爱人。但这份坚持最终成全了他,使他的自我完整完满,即使许多人认为他是一个loser,他却可以骄傲地回答:文学从来没有辜负过我。他的坚持终有所得。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斯通纳》读后感_14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