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读后感2500字
威腾智库:底蕴、知识和格局
梁红兵威腾,2017.8.30
一、
底蕴是一个很广的概念,大致来说,底蕴与才识、才智、才情有交集。
威腾智库以前讲过,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智力、能力、技能、个性、情商六个方面。
按我们的话来说,底蕴与知识、智力、个性、情商有交集,是一个复合的表征。
底蕴是一个很水平的很模糊的表征,不像能力、技能那样聚焦,那样垂直,那样直观。
二、
底蕴的最主要的基础是知识,尤其是人文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一个知识量、知识深度和知识广度不足的人,绝对不能说是有底蕴。
当今,一个有底蕴的人的知识标配是: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再懂一些传播学、管理学、营销学、政治学更好,最好嘛还懂一些IT和互联网。
三、
一个有底蕴的人要系统地深入地读很多很多书,才能建设好自己的知识库,而且还要适时地去更新知识。
所以,一个有深厚底蕴的人一般都是过了40岁的中年人。
最近我读了几个二十来岁的作者写的产品、运营的书,觉得他们只是写了一些能力、技能、经验的总结,根本没有学术研究的底蕴。
四、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是平的,随着自媒体的蓬勃兴起,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的门槛越来越低。
现在,知识的经济价值是用点击量和粉丝量去衡量的。这是互联网的价值观,但这种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本身是十分荒谬的。
在这种价值观和规则之下,知识生产者和知识传播者都很浮躁、浅薄、媚俗。
知识的一个特点是,只有那些具备接近的知识量的人,才能理解和认同知识的价值。
所以,传播的知识必须与受众的知识水平匹配,才能有价值,才能使受众成为粉丝,才能产生二次的口碑传播。
五、
最近我又读了几本外国人写的传播学和心理学的书:《疯传》、《引爆点》、《影响力》,很赞赏作者们的底蕴,很赞赏他们深入浅出,有料又有趣。
他们把认识论和方法论讲得很通俗、很生动、很有趣、很鲜活。
这几本书的知识含量非常丰富,理论体系和逻辑体系很精心、很优秀。
六、
罗振宇做了一个重大的创新,罗辑思维和得到,都是知识的通俗化、碎片化和快餐化。
60秒听书,几分钟听书,其实只是了解了梗概,推广了书籍。
听众们以为快速高效地吸收了很多营养,其实只是吸收了糖分,没有吸收到蛋白质。
有些人因为听了罗胖子和李翔的推介,去认真地读一本书,但更多的人是以为吸收了书的精华没去读书。
罗辑思维和得到,提炼了书籍的认识论,却无法传达书中的方法论和工具论。听书只是获得印象和感知,无法获得真知和实学。
七、
我认知的几个好朋友,人很聪明,能力很强,但是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学习。这可能因为他们无法静心读书、无法坚持读书、没有重视学习有关系,也可能与他们没有掌握学习学的方法有关系。
他们就喜欢听罗辑思维和得到。
最近,越来越多微信读书的书友读《刻意练习》、《精进》这两本书,这两本书都可以算是学习学和知识管理方面的经典了。
这两本书比廖开际教授的《知识管理原理与应用》更加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简单、实用。
这表明了人们越来越重视学习方法,重视知识管理。
八、
有些人说移动互联网的特点是碎片化,特别是时间和注意力的碎片化,我不同意。
无论是移动网络游戏,还是移动网络读书,都会有长时间的注意力聚焦和心流的沉浸。
而且正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场景,才更可能促成长时间、有系统、有交流、有社交地去读书。
微信刚刚兴起的时候,人们热衷于浏览朋友圈、微信群、公众号的内容,进行碎片化的学习。
但渐渐地,内容的数量迅猛增长,内容的质量却不断下降。
移动互联网的知识付费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无论是在行、知乎、分答,还是喜马拉雅、荔枝微课,通过收费和价格,过滤和区隔了不同质量的知识。
当然,这场变革才刚刚开始,很不彻底,很不完善。
九、
一个有底蕴的人除了有知识,还需要有智力,智力主要包括学习力、认知力、分析力、判断力、思辨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一个有底蕴的人除了有知识,还要有鲜明的个性和很高的情商。
北大的校训之一是“精神的魅力”,底蕴的概念与精神的魅力很接近。
底蕴是一个人的根基,是一个人的软实力,是一个人的社交魅力。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和技能的差异和竞争是平地上的竞争,人与人之间的底蕴的差异和竞争则是护城河的竞争。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社交魅力根本不是因为其财富、相貌和名声,而是因为他的底蕴。
跟一个底蕴比自己差得多的人长期交往,是乏味和无趣的。
十、
一个人的底蕴是树的根和茎,一个人的格局是树的枝叶和果实。
格局跟知识、智力、个性、情商都有关。
一个企业家,一个创业者,最终是否能有成就,成就有多大,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他的格局。
如果说底蕴是一种内在的表征的话,格局则是一种外化的现象。
格局专业一点来说就是顶层设计。
个人的格局就是生存和发展的顶层设计,企业和创业项目的格局就是经营和发展的顶层设计。
格局是一种很综合的东西,涵盖了眼光、判断力、价值观、想象力、策划力等因素。当然,如果没有底蕴,如果没有知识,那格局只是浮云。
格局不仅仅在经营和创业中显现,还在生活和社交中显现。
前一段时间很流行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话题,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差异最主要就是格局。
十一、
我发现,很多人除了有穷人思维,还有懒人思维。
这种懒人思维最大的特点是懒得去思考。
懒人思维常见的表征是锚定效应、思维定势、路径依赖、环境依赖。
懒人思维是格局低下的另一种表现。
我因为做顾问工作的原因认识的很多的企业家和创业者,都在战术层面和执行层面都很勤奋,但在思维层面很懒惰。
《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Think smart,act smart)是一本关于思维的很好的书。
书中讲了水平思维、发散思维、寻根思维、逆向思维、颠覆思维等勤巧思维的方法。
事实上,我很少见到勤巧思维的企业家和创业者。
当今,很多企业家和创业者在资本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之下,把越来越多的时间和注意力投入到了营销和管理,越来越没有时间和注意力去思考顶层设计的问题。他们的思维越来越接近懒人思维。
以懒人思维为导向,他们的发展前景确实堪忧。
十二、
格局低下的人,在社交中同样是没有魅力的。
格局低下的人往往会小家、市侩、吝啬、斤斤计较,会目光短浅,会思维僵化。
跟格局低下的人交往,会让人感到乏味、无趣、压抑。
人们更加喜欢与格局高远的人交往。
微信号:13642738678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读后感_2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