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妾成群(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原著)》读后感1000字
今晚恰好阅读了一篇关于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对比和思考,再回过头来读苏童的书,我毫不犹豫地站队传统文学。
年轻时看这本书,读后感就是古代女人好可怜,男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真的很坏。可长大后二刷这本书,却很想从头到尾临摹一遍,它的语言太美了,美得凄凉,氤氲着古时南方潮湿的悲伤和绝望,让人心颤。
苏童写起人物很有一套,不管是擅长写女人,本书中第二篇《三盏灯》中的那个傻子更是揪得人心疼。大战将至,村人纷纷离家逃难,而傻子为了自己的鸭子留了下来,遇见了固执地要在船上挂三盏灯的女孩。那三盏灯意味着温暖,意味着希望,是傻子缺失的东西,是他所渴望并想寻找的东西。所以结局他才会在茫茫天地间乱走,四处流浪,寻找那顺流而下、消失在河流深处的三盏灯。
苏童擅长写短中篇小说,篇幅虽短,意味深长。够你在合上书页后仍回味许久。这就是传统文学的味道,是现在快餐般的网络文化所缺失的,我所期待的味道。
引用书中苏童写的那段话:
“我想没有生气的文坛首先是没有生气的作家造成的,没有权利的作家是你不去争取造成的。其它原因当然有,但那却构不成灾难,灾难来自我们自己枯萎的心态。”
看了将近二十年的书,我现在的心态越来越担忧。有时候我宁愿回头去刷某本我很喜欢的书,也很不愿意去看每天新上架的几千本网文。当然,也有很多我自己跟不上的原因在内,快穿Abo各种同人各种新设定不断涌出,形成了当今的网文文化。我并没有觉得这些不好,只不过觉得很多新文以利益为重,读者喜欢什么人设就写什么人设,失去了自己的那份独特,更甚的是,现在门槛越来越低,谁都不知道某文背后的作者是老人孩子,是男是女,在我的一个作者群里甚至还有十二岁的小作者……
网文越来越浅,越来越没有营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太快了。
我本身也是某网文网站的写手之一,虽然有点存稿,但一旦上榜跟着榜单走,或者想日更保住读者,很容易就走上裸奔之路。为了赶字数,不进小黑屋,我不知道熬了多少个夜晚码字,甚至很多次迷迷糊糊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鬼,第二天起床后屏幕上一片乱七八糟完全无法成文。
总想着下次,下次一定要好好存稿再发文,一定要好好琢磨把质量提上去,但总是办不到。我清楚知道我并不是个例,所以,我很担忧,为网文未来担忧。
这就是为什么我永远只敢说自己是个写手,而非作家。
这两个字是我永远凝重认真的梦想。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妻妾成群(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原著)》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