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刀锋》读后感_800字

《刀锋》读后感800字

看完《月亮与六便士》以后,很多朋友推荐这本,果然是一看起来就停不下来了!深夜读完,迫不及待看到了结局,却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为什么呢。想不出来。我想它不如《月》带给我的震撼大。写了很多信仰和终极一问的追寻,与多少年后的《人类简史》作者一样,推崇东方的神秘宗教理念,佛教和印度教,轮回和空无,深深地印在了西方作者的心里。这就是拉里一直寻求了许久的东西?在思想上寄托上的解脱?给自己早年的心灵创伤找个出口?里面涉及了战争和大萧条对于人心的摧残和震荡,也宏大地借几位主人公铺陈了那个年代的代际变迁和市井画卷。可能我觉得我喜欢《月》超过这本的理由是这本并不够决绝。拉里没有如斯朱兰那样鲜明热烈的执念,在入世与出世之间,来去自如、游刃有余地做一个有所思考和追寻的智者。我想还是更喜欢斯朱兰那任性突然毫无征兆的决裂和直到生命尽头也不曾妥协的执拗。可能,正因为在生活里很难实际做到,才更加令人向往吧。书中几次提到主旨: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重要。在我看来,每个人最好的状态其实是忠于自己,各取所需,愿打愿挨。伊莎贝尔和格雷,尤其艾略特,他们可能并不曾看清生命的真相和意义,甚至也从未想过这类深不见底的问题,但是他们最后显得各得其所的原因,正是他们不曾屈就,不曾为了别人或世事改变自己最初的追求,即使这追求是物质的华丽,事业的成就,肤浅的社交,又怎么样呢。别人可能觉得虚荣浮华俗不可耐,又怎么样呢。他们依旧按照自己的心愿度过了心满意足的一生。我觉得我想说的可能是:世界如此多样,人生如此多彩,我们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特立独行遁世天才的斯朱兰或是来去自如游刃有余的拉里,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倾听自己的心,毫无悔恨地忠于自己,这还不足够吗?追求物质还是重视精神,坚持美丽还是尊崇博识,难得糊涂还是探寻大悟,这种种种种的选择,其实并无高下优劣之分。只是一个轮回如此短暂,逃避自己为别人而活,未免太过浪费了吧。[咖啡]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刀锋》读后感_8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