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精装珍藏版)》读后感4000字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里面描述的柳比歇夫对于时间准确的感知能力深深震撼了我,当时就把这本书加入书架无奈书币不够,又不舍得花真金白银去买,毕竟还有那么多不用花钱就可以读到的书,为了省钱,我可以等。
等待有一个最大的弊病,那就是在等待中不断更新信息,容易产生遗忘,当攒到钱的时候,又有更新出现的书在那里等着我去买,于是这本书一直被搁置下来,甚至直到我写这篇感想,我都没钱买。
昨天晚上,打开很久没听的喜马拉雅收音机,想听点睡前故事,音乐之类的声音入睡,可是偏偏当时那一刻上进心出来作祟,非要听点有用的东西于是在职业技能分类中,无意间撞到一个震撼到心灵的专辑,直到现在都有点激动。
这个专辑名称叫做《漫步人生——时间管理法》,主播是神之业,听了好几集我都没睡着。因为感觉讲得太好,我一直不知道是偶遇世外高人还是传销?怀疑传销,是因为太吸引人,太认同他的观点,太想追随他的脚步,再就是鼓励传播,集体行动,这应该是被洗脑的人一个特点吧。再就是主播老师神之业这个名字,总觉得有点邪教的赶脚,如有粉丝,请勿抨击,没有任何不敬的意思。
但是,我还是倾向于相信遇到了世外高人,因为他讲的确实不像邪教的内容啊,关于时间系统的更新和升级,确实是有用的啊,确实值得花时间去学习啊。
也正是因为他在一期节目中介绍柳比歇夫的故事,所以我迫不及待地在网上下载下来《奇特的一生》这本书,比较迅速地看完了,除了对主人公成就的赞叹,时间感知能力的感慨,我最敬佩的是他对时间的态度,书中这样描述:他热爱时间,珍惜时间,不是把它当作工具,而是把它看成是进行创作的条件。他对时间十分虔诚,同时又体贴入微,他认为时间对人们如何使用它是无所谓的。在他看来,对待时间的态度时候道德问题。
另附上今天花了一小时听写的一期神之业老师关于《漫步人生——时间管理》的节目。
2016-9-28
[专注]记录时间的习惯,成就奇特的一生
空中的听友们,大家好!很开心能在这里,和你一起探索时间的秘密。时间是世上最稀缺的资源,是那创造天地万物者赋予人类最公平的一笔财富,无论你是穷人、富人,有学问、没学问,地位高低,健康与否,每个人每天所得的毫不例外地都是24小时,并且不论你愿意与否,这笔财富是不能储存、只能不断花费的。
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在于你如何智慧地去花费这笔财富,而时间管理正是帮助人们获得这种智慧,教会我们如何最有效地去花费时间,赢得最高、最永恒的价值。
为了避免一次占用大家太长的时间,我们决定用一个主题分为几次来讲述的方式,每次不超过10分钟。就让我为你娓娓道来,关于时间的故事。
那么,我们第一次要来讲述什么话题呢?
我们将要讲述的是一个很有趣且非常重要的话题,这个话题就是“记录时间的习惯,成就奇特的一生”。
有个前苏联的科学家叫柳比歇夫,有一本传记专门论述了他的一生,这本传记的名字就叫《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是时间统计法的代表人物,说到记录时间,非提起他不可,他生前曾经56年如一日,对个人的时间进行了记录、分析、总结,以至于他在一生中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而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果,完全得益于他的这套记录时间的方法。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来为大家讲述柳比歇夫的故事,柳比歇夫是生活在100年前的苏联,所有的人,包括他最亲近的人在内,谁都没有想到他留下的遗产有多大,他生前发表了70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涉及的领域非常的广阔,并且这些著作在国外被广为翻译、出版,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也写了相当于12500页的打字稿,就算是专业的作家,这个也是庞大的数字。柳比歇夫的遗产包括几个部分,有著作,有探讨地蚤的分类,地蚤就是一种跳蚤的类别,还有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等等等,此外呢,他还写过回忆录,他追忆过许多科学家,非常详细地谈到他们的一生。
特别有意思的一个点是,在他所谓的业余时间,作为休息,他研究了跳蚤的分类,但他这一项工作量就颇为可观,1955年,他已经收集了35箱的跳蚤标本,总共有13000只。那么,这些标本呢,他都经过鉴定、测量、切片,他所收集的这些标本,甚至比动物研究所还多5倍。
好了,我们说了那么多,我想我们最感兴趣的是一个问题,就是他这一生干了这么多事情,到底是用什么方法达到的?
他活到82岁,最后几十年他的工作精力和思想效率有增无减。当然,关键不是在数量上,而是他究竟是怎么样、用什么方法做到的。我想柳比歇夫对我们最有吸引力的精髓、核心,正是这个方法,而这个方法正是记录时间。柳比歇夫大概从1916
2016-9-28 [专注]记录时间的习惯,成就奇特的一生空中的听友们,大家好!很开心能在这里,和你一起探索时间的秘密。时间是世上最稀缺的资源,是那创造天地万物者赋予人类最公平的一笔财富,无论你是穷人、富人,有学问、没学问,地位高低,健康与否,每个人每天所得的毫不例外地都是24小时,并且不论你愿意与否,这笔财富是不能储存、只能不断花费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在于你如何智慧地去花费这笔财富,而时间管理正是帮助人们获得这种智慧,教会我们如何最有效地去花费时间,赢得最高、最永恒的价值。为了避免一次占用大家太长的时间,我们决定用一个主题分为几次来讲述的方式,每次不超过10分钟。就让我为你娓娓道来,关于时间的故事。那么,我们第一次要来讲述什么话题呢?我们将要讲述的是一个很有趣且非常重要的话题,这个话题就是“记录时间的习惯,成就奇特的一生”。有个前苏联的科学家叫柳比歇夫,有一本传记专门论述了他的一生,这本传记的名字就叫《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是时间统计法的代表人物,说到记录时间,非提起他不可,他生前曾经56年如一日,对个人的时间进行了记录、分析、总结,以至于他在一生中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而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果,完全得益于他的这套记录时间的方法。那么接下来,就让我来为大家讲述柳比歇夫的故事,柳比歇夫是生活在100年前的苏联,所有的人,包括他最亲近的人在内,谁都没有想到他留下的遗产有多大,他生前发表了70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涉及的领域非常的广阔,并且这些著作在国外被广为翻译、出版,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也写了相当于12500页的打字稿,就算是专业的作家,这个也是庞大的数字。柳比歇夫的遗产包括几个部分,有著作,有探讨地蚤的分类,地蚤就是一种跳蚤的类别,还有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等等等,此外呢,他还写过回忆录,他追忆过许多科学家,非常详细地谈到他们的一生。特别有意思的一个点是,在他所谓的业余时间,作为休息,他研究了跳蚤的分类,但他这一项工作量就颇为可观,1955年,他已经收集了35箱的跳蚤标本,总共有13000只。那么,这些标本呢,他都经过鉴定、测量、切片,他所收集的这些标本,甚至比动物研究所还多5倍。好了,我们说了那么多,我想我们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就是他一生干了这么多事情,到底是用什么方法达到的?他活到82岁,最后几十年,他的工作经历和思想效率有增无减。当然,关键不是在数量上,而是他究竟是怎么样,用什么方法达到的。
我想柳比歇夫对我们最有吸引力的精髓,核心正是这个方法,而这个方法正是时间记录法。柳比歇夫大概从1916年,他26岁的时候开始记录时间日记,一天也没有间断过,在革命的岁月里,在战争的年代,住院也罢,出门考察也罢,在火车上也罢,始终坚持不懈。他把这种方法称作时间统计。好比账本,他是用他的方法来统计支出的时间,并且呢,我们发现,每个月到月底他都要做小结,画一些圈、画一些表,到年终又根据每个月的小结做一份年度总结,列出一览表。
曾经有一个古罗马的作家叫塞纳卡,他曾写过一段关于时间的话,他是这么说的:造物主交给我们、归我们所有的,只有这个不断流逝的、不稳定的东西,就连这个东西,谁只要愿意,都可以从我们手中剥夺走,人一点也不珍惜别人的时间,虽然它是唯一再怎么想也无法收回的东西。你可能会问,我对你训会开导,我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呢?老实说,我的所作所为,同那些挥霍浪费然而有条理的人一样,对自己的每一笔支出都要记账,我不能说我一点也没有浪费,但是我心中有数,我浪费了多少,是怎么浪费的,为什么浪费的。
我想,柳比歇夫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在他的传记里面,提到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他说多年来经常看表的结果,柳比歇夫肯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在我们机体深处,滴答滴答走的生物钟,在他身上已成为一种感觉兼知觉器官。传记的作者说到一个细节,他说:我同他见过两次面,在他日记中都有记载,时间记得十分准确,1小时35分、1小时50分,然而当时他自然没有看表,我同他一起散步,不慌不忙,我陪着他,他借助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觉得到时间在表面上移动。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当中,觉得出来光阴在冷冰冰的流逝,这就是柳比歇夫的故事。
他一生总是知道他的时间去哪了,听了这个故事,你是否也该问自己一句:我的时间去哪了?
所谓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要想知道我们的时间去哪了,就要像记账一样记录你的时间,使你心中有数,你的每一分钟付出,究竟换来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好了,我们这一讲就先讲到这里,下次我们会继续这个话题,我们将谈谈如何去记录你自己的时间。
好吧,谢谢你的聆听,期待下次再见!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奇特的一生(精装珍藏版)》读后感_4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