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并快乐着》读后感1500字
“岩松”这两个字很像他本人,有棱有角有力度,既正且直,锋芒毕露,就像那满树松针,但也偶有柔情。
匆匆而又慢慢地读完这本佳作。读白岩松的文字,会对自己出生之前那个年代发生的许多重大事情变得更具体,印象更深。
需求。注重人的需求,重在如何调动社会主体人的积极性。于是有了股份制也有了包产到户个体经营。慢慢在之后的年代里衍生出更多的经济形式。然后开始完善相对应的纠纷法制、生活需求之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不断的解决问题和出现问题。
选择。改革使得选择有了可能。有了选择必定带动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优劣好坏,有了世界不再大同。有了穷富有了差距有了攀比,这是对于宏观世界的影响。对于具体的人,则是选择使人开始浮躁。
碰撞和沟通都是智慧的导师,或许当时意识不到这一点,可事后回过来想想,正因为有这样的火花,自己的想法才愈加成熟和完整。感谢那些路过的禅师大佬,他们的人生阅历,正是我们能听的故事。艺术的价值与魅力,是跨越时代所不能取代的,科技改变的是物质生活,但它却永远无法改变内心滋润所需的营养。
在别人的舞台上,是龙套,是配角,是台下的观众,甚至从没机会进入戏门;在自己的舞台上,是主角,是编导,是策划方,有时需一人分饰多角,有时得做自己的观众,为自己鼓鼓掌。读这本书的时候,以为自己也是看客,但不知从读到哪一页哪一句开始,就将里面的每个故事与自己联系起来了。反思目前,我希望自己豁达洒脱。
季羡林大师曾说:“看着别人在舞台上演各种各样的生命故事,却不会总是一味地鼓掌或叹息,毕竟自己也是个演员,也在自己的生命舞台上翻滚与挣扎。”有些生命的故事是相通的,而有些又太过不同,但正是在这很多不同之中,我们明白了生命的万千种可能。
老白的第21章:“生命的故事,别问人生是什么?”让我想起看过的电影《无问西东》,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际遇,但影响这个际遇的因素很多,作为这个主体的你,知道怎么过自己的一生吗?我,是清楚明确的知道自己不要什么样的人生,一生说长也短,若在世俗的言语中丢了真实的自己,那么让世俗随风去!算算也走了小半生,经历的人事多了之后,就更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生活,从来没有既定的模式,余生,多做让自己欢喜的事,行我所行,听从我心,不问西东!
人生需要指引,当夜幕降临时应有灯塔领路。书能告诉你的不是如何去做,而是让你参考别人的经历作出自己的选择。人生在世,最怕产生依赖,毕竟凡事靠自己才最安全。
“学会宽容,不争第一,爱上音乐。”这是白岩松初为人父时写给孩子的,是他对自己过往的一种感悟。这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在我们身边,什么都会背叛,可音乐不会,哪怕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背过身去,音乐依然会和你窃窃私语。于是知道,无论你向前走多远,那些久远的音符还是会和你的心灵很近。
只有看似简单的东西,才会有真正的内涵。谁的岁月中都有歌,不管你是否喜欢。当然喜欢音乐的人回首时,旋律会更加丰富。
羡慕新闻行业,读完后深切感受到其中不易。语言犀利有见解、居安思危,思辨能力无处不在。有独立人格魅力,真切又震撼,这就是老白。以为大写的人生耀眼轻松,殊不知背后是无数的挑战与熬夜,没有谁的人生总是一帆风顺,彼时艰辛彼时泪,磨炼在心磨炼行。
这个世界已经有很多人和事会让你失望,而最不应该的,就是自己还令自己失望。请记住,社会很残酷,你要活得有温度!
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所以,不管你正经历着怎样的挑战和平凡,或许我们都只有一个选择:虽痛苦,但仍要快乐,并相信未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_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