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读后感1400字
断断续续看完了《皮囊》,起初的几章其实自己是反感的,被母亲不顾现实一味执着、作者面对现实的落魄一味放任母亲所恼怒,但渐渐地我发现,作者的文笔十分的细腻与幽默,道理很浅显却十分真实,贴近我们现实生活;
作者用最平实的语言去记录了自己的父母、朋友、亲人以及他从小长大的那个封闭的泉州小镇;我十分的羡慕作者父母亲那种相濡以沫的爱情,在那种只见过一面便结婚的年代,作者母亲却能够一心追随自己的丈夫一路走下去,不论贫穷还是疾病,在平凡的生活中隐藏着最平凡的爱;也十分钦佩作者那个在现实、落魄、疾病面前,始终保持着向心力、不离不弃和坚持下去默契感的家庭;母亲对于神明的虔诚,只是为让自己心灵所有寄托,为让自己心想和追求的事物有合理的解释;
这本书中有太多故事需要我们反思,张美丽故事让我看到她只是在勇敢的做自己,努力地突破封闭小镇传统的思维,她把潮流引入小镇,却又成了妖魔鬼怪,被人埋怨、唾弃,甚至被自己的亲人抛弃,最终她被小镇人的目光杀死,但也未能惊醒小镇的人;就像作者说的,伤害一个人很容易,可是弥补有时却需要一辈子,感恩和珍惜我们生命中出现过的那些人,莫等失去才后悔;
我想也许在作者的文章中,人物的结局总出乎我们的意料,阿小和阿小是这样,天才文展也是这样;两个阿小的结局截然不同,这让我明白没有命中注定的结局,只有不努力的过程,生活不会给我们注定的模式,即使有,你也能去改变它;文展在我眼中是个好强的人,他看不起小镇祖祖辈辈既定的生活,看不起小镇的封闭与落后,所以从小就有规划如何走出去,如何在大城市站稳脚跟,可惜的是现实给了他一巴掌,他无法改变现实,却又看不起现实,但最终也无法逃离现实;同时这章也让我明白,生活和岁月让我们小时的玩伴儿都过上了不同的生活,我们也许早已经无法在这个时空中有共同的状态,除非年迈或者老去,渐渐让我们忘记彼此的身份,抹去其他,感情才会如初一样;
厚朴的经历是让我看的最揪心的,他有梦想,有抱负,他不愿被现实的制度、规矩所束缚,他想寻找激情与青春,所以用自己的方式向这个世界宣誓,但他活在自己想象的梦想中,看不清现实和自我生存的困境,他害怕梦想的破灭,害怕现实世界的打击,他追求自由,追求热血青春,所以他走不出来,他用想象喂大那个过度膨胀的理想幻象;但是,我们每一个人用巨大的脑袋装着一个个庞大的梦想,用和这个梦想不匹配的瘦小身躯扛着,到处奔走在一个个尝试里,梦想是卑微的执着,只是有些明白人是去一步步的计划来走向梦想的,有些看不清的人却是在无数次的尝试中原地踏步的,其实我们与梦想最近的路线就是一条直线,只要你昂首阔步走向它就好;
读完皮囊,我更加会去思考如何来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如何来好好地去生活,去享受生活,如何珍惜和爱那些还来得及的人;欲望确实有很多,但真正转化成梦想和前进动力却是关键,努力的追求自己想要的,努力的打拼本应就属于自己的,累了就回家看看,有一直爱你和等着你的亲人和那片土地;
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来帮助或提醒读者,“看见”自己,“看见”更多人;也正如马塞尔·普鲁斯特说的,每个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所以,倾情推荐这本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皮囊》读后感_1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