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套装版)》读后感1100字
借鉴秦法之于组织管理
“陟罚臧否、统一流程、兼听多样本”
1.及时激励人心
公司治理,对进步有功之人要及时反馈激励,以抚慰人心,满足双方目标交 换。如果搁置压抑不问,则易启倒戈风险。
秦末,嬴政持续对赵高的用而不慰,身为贴身内侍却不封赏激励,导致后来 赵高颠倒乾坤,惊动中国历史的大翻案。明末,帝师张居正对万历小皇帝的 教而不激励,导致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掘坟清算。
2.将激励刻入法制秩序
论功行赏,天经地义,为防止人的健忘,有人将此写入流程制度,例如商鞅 变法,奖励军功者加官晋爵,奖励农垦耕种者减税升级,奖励官吏守法者更高考评。陟罚臧否不应异同,法家教义,在秦落地为KPI军功序列制。现代企 业治理常用项目管理方法,比如华为的协作式集成开发,华硕的流程永续, 也是以流程秩序的手段,来对人群协作进行牵引约束,本质上同属一种合作 预期的激励。
3.激励的时期节点
对于组织行为,有符合组织正向预期的人事,不激励不行,一直激励是否可 行?秦国通过商君法度,赋能激发,掘开了举国上下的人事潜能,一振东方 。然而统一六国之后,仍然以此法度激励军民官吏踏步前行,哪有那么多的 目标可供杀谬,哪有那么多的官爵岗位可供封赏?所以一个集团组织,创业 阶段,法度激励才实用,平稳守成阶段,则要灵活应变,以休养生息为要, 对此前车之鉴,初汉文景之治、初唐贞观盛世最具震撼力。
4.激励的方法因人而异
当初华科IT牛人李一男,究竟喜欢什么,华为只给他股权和常务副总头衔可 以么?每个人的信仰与利基都不完全相同的,因人而异给以解决方案。赵高 喜好模仿帝王言行,以实现其尊位控制欲念。李斯好纵横大功业,标榜“周 公摄政、商君法政”。蒙恬是功高无争,甘为幕后人力总监。战神王贲父子 懂局势能急流勇退。
5.认知灯下黑,善纳谏不偏执
人都是肉身凡人,人人都有认知盲区,未必能全面详实看清楚自己,所以学 派上成就了“约翰视窗理论”。懂得检控盲区的人会进步,对自我未知缺陷 ,置若罔闻的人则易陷入危机。
齐桓公姜小白,临危争取了齐勇而图霸一世,临末立储有疑而深陷高墙之危 难,几无葬身之地。蔡桓公偏执自傲于自身健康无忧,不听扁鹊医生劝谏, 终而有痒难解。秦孝公借助商鞅变法中兴图强,却对身后人事的处置未尽完 善,尤其是让商鞅背锅以泄元老贵族之愤。秦嬴政图霸六国成为中国始皇帝 ,却偏执自傲于掌控力,未能充分认知接班团队不可控的风险,以至于秦奋 七世余烈,一晃间毁于身边班底。人要承认“认知有灯下黑”,懂得兼听则 明偏信则暗,才能听得见劝谏,千余年来封建帝王都设有谏言参谋官职,以对其症,当前诸多政企集团也都设有会议室,以众人与谋,讨论决议公司运 营管理实务,防止一个人的认知盲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大秦帝国(套装版)》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