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2700字
读完《一个人的朝圣》是在一个特殊的星期五,舍友要熬夜做实验,我和另外一个闺蜜陪她,坐在安静的实验室,我默默打开这本书,继续在这里漫步……
看似荒谬的旅程始于一封来自远方的来信,信件带来远方朋友身患癌症的噩耗,哈罗德一时无法接受,是加油站女孩的言辞让哈罗德有了信念:癌症并没有将人摧毁,你一定要有信念。你一定要相信那个人能好起来。如果有信念,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于是,哈罗德的朝圣之路开始了……
一路上,他见到了很多人,听说了很多事,也向许多陌生人说了自己的朝圣之路。幸运的是,他们都相信他。他们都看见了他的帆船鞋,听过了他说的话,却用心说服了理性,选择忽略一切证据,去期待一种比不言自明的现实更大、更疯狂,也更美好的可能性。有时候我们需要忽略一些客观因素,用心去感受、去理解、去期待。因为,未来总是美好的~
在朝圣之路上,他不断地想起过去的回忆,有美好的但更多的是痛苦的,每晚被噩梦缠绕,身体的痛苦和心理的折磨让他痛不欲生,他想起他的戴维,小婴儿、小孩子,那么稚嫩,如此可爱,感觉整个人都要柔软得化为温和的水轻轻抚触着婴孩的嫩嫩的肌肤,亲吻着粉粉的脸颊,用满满的爱将其包裹、缠绕、相依相偎……可是残忍的现实却是:亲爱的戴维已经在20年前抑郁自杀,也因此导致了曾经亲密的爱人分塌而居,两人渐渐疏远的像陌生人……现实都是这样,你一定会不断挣扎,难以置信,会被现实一次次打倒,直到终于接受事实,尘埃落定。如此残忍,却又无可奈何……
朝圣之路更多的像是认识世界、自我内省的过程:绅士的孤独,外表和内心的冲突,礼貌和肆意的挣扎,不知何时我们已经习惯了给自己和别人加上包袱,越走心越累……骑自行车的母亲的悲伤,一路逃避,一路回忆,逃不开的心结,抹不掉的回忆,终于在顷刻间爆发、崩溃!原谅我,原谅我的胆小怯懦,原谅我的不负责任,原谅我让你失望……医生的客观直言的打击,信念倒塌……自己所坚持的一切都没有了意义……所幸,他还没有完全倒下,重新找到了旅途的希望!他不再需要用英里丈量自己走过的路程。他用的是回忆。贝里克很远,他没有合适的装备,也没经过什么训练,但或许有一天你也会做一件毫无逻辑可言的事。人们会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那时你可能就会想起他,然后坚持下去。克服了自我内心的障碍,哈罗德有了全新的开始!信念让他得以重新审视这个世界:他觉得自己既超然物外,又是眼前世界的一部分,既和他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不过是个匆匆过客。哈罗德开始明白这也是他旅程的真谛。他既是一个伟大过程的一部分,又不属于这个伟大的事物。他完全与熟悉的生活疏离,成为一个过客,陌生的事物都会被赋予新的意义。狂风暴雨挡不住他的脚步,阳光炙烤下他依然不停前行。好像他等了一辈子,就是为了走这一趟,他不再在乎自己走了多远,只要还在向前走。他的内心温和而淡定:我不焦急,但也不拖拉,只要一步接一步往前走,总会到的。我们现在的人生无不是充满焦急而浮躁的气息,反倒扰乱了本来的内心的力量,有时候我们需要停下来,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好好听听内心的声音。
如果你认为此后的旅途必定一帆风顺,那就大错特错了,由于媒体的介入,哈罗德有了新的伙伴相继加入,其他的朝圣者们背景千差万别,内心更是纷繁复杂,矛盾冲突不断被激化,导致了哈罗德内心的疲惫和无奈。他在回望身后这群朝圣者们时感觉即使站在人群当中,也没有一个人真正认识他,他依然是孤身一人。火焰在黑暗中传递光亮,欢声笑语飘进他耳中,却只属于一群陌生人。果然,那些人相继背弃了他,污蔑他并且给他施以精神上的压力和攻击,就连他最亲爱的狗也离开了他!哈罗德孑然一人,没有莫琳、没有奎妮、没有戴维,他在一个被忽略的位置缩在睡袋里瑟瑟发抖。伤心难过,怀疑自己。他无助得就像个可怜的孩子,甚至连亲爱的戴维的名字也记不起来了……他给妻子莫林打电话,他想放弃,他想回家……可是莫林知道他在哪里,在距离目标那么近的时候让他放弃,她做不到!一想到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她让他继续上路,莫琳心里就很不好受。她当时订旅店和打电话都是噙着泪说话的。但她和雷克斯已经讨论过一遍又一遍,如果在离目标这么近的时候让他放弃,他余生都会后悔的!在莫琳的一切愿望里,什么都比不上哈罗德回家重要。可是她不能那么做!她给他订旅店,跟他打电话鼓励他,千万要坚持下去!看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真正的夫妻是一种相协到老的勇气与信念,莫林和哈罗德,已经暮年的老夫老妻,此刻的相互牵挂却让人感到内心温热而蒸腾勃发出动人的力量!
终于,伟大的时刻来临:出门寄信至今第八十七天,哈罗德·弗莱来到了圣伯纳丁疗养院的大门外。加上有意无意绕过的弯路,他一共走了六百二十七英里。眼前这栋现代建筑一点都不装腔作势,由几排沙沙作响的树守护着。大门附近有一盏老式街灯,还立了一个指示停车场位置的标志。几个身影坐在草坪椅子上,像挂出来等着晾干的衣服。头上有只海鸥回旋着掠过天空,叫了几声。哈罗德走过微微弯曲的柏油路,举起手放到门铃上。他希望这一刻可以停下,像画面一样,从时空中剪出来:按在白色门铃上的黑手指,洒在肩膀上的和煦阳光,还有头上笑着的海鸥。他的旅程完成了。通常伟大的时刻就是这样平凡无奇,所谓的历史剪影也是这样普通,没有鲜花与掌声,只有一位孤独而疲惫的老人……一切都静悄悄地发生了,哈罗德一生中最不平凡的时刻也就这样来了,又去了,没有人看到,没有人听到,只有暖风轻轻拂过耳畔,不留一丝痕迹……
哈罗德鼓气勇气见了奎妮,他顺着蓝色的地毯往前走,一点声音都没有。没有掌声,没有笑着的护士,也没有欢呼的病人。只有一个哈罗德,跟在一个修女松散的剪影后,走过一条空荡荡的、干净的走廊。他不确定自己是不是依稀听到了歌声,但凝神再听,又觉得可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也许是风穿过前面的窗缝发出的声音,又或者是有人在叫谁。奎妮得的是脑瘤,最后的一面是如此残忍而脆弱,面对曾经善良能干的女人如今却面目全非的老人,无人能够知晓哈罗德内心的感受……妻子莫琳与哈罗德漫步于海边,海浪依然前赴后继地投身于海岸,越推越高。带着这么大的能量,用尽精力,穿洋过海,载舟驶船,最后的结局就是成为她脚边的一团泡沫。
唯有她,一个叫奎妮·轩尼斯的女人。曾经她会算账,还写一手极好的字。她爱过,也失去过,这样应该就够了。她触碰过生命的实质,也曾经游戏人生,终于有一天,我们都将关上门,把一切放下。
叹息一声,轻轻合上书本,抬头望着窗外黑漆漆的夜空,室内实验仪器还在运作,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室友还在忙着测温度,另一位舍友在准备元旦晚会的节目选择……我们,都在路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_2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