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后感_1600字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后感1600字

在育儿界,龙应台应该算是一位比较著名的妈妈,有大量忠实粉丝。我读了众多的书,但竟然第一次读到她的书,就像是写日记,把孩子的日常和妈妈的日常娓娓道来,都是些稀松平常的小事,却在字里行间里流露出龙应台的想法,态度和观念。
这本书就像生活札记,内容平淡质朴,像是妈妈一个人自言自语的碎碎念。就单纯育儿来说,指导性谈不上,但可以从别人的所见所遇所感中窥探出带孩子的艰辛与不易。也正因为这样的平凡,普通的读者才能从这本书身上找寻到自己的琐碎,那些“一地鸡毛”与熊孩子们“斗智斗勇”的悲壮故事。当然,妈妈并没有觉得这些事是烦心事,纵使被暂时羁绊住了脚,也能从其中找到很多乐趣,而这种乐趣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就发出了如书名般的感慨:“孩子你慢慢来!”
最近,因为觉得时光易逝,孩子的成长时间不可逆,便加入了好几个鸡娃群,希望寻找一些更高效的学习之路。进群之后,才发现里面的家长果真如同打了鸡血般的,每天除了刷题就是鸡娃,大家共同的终极目标就是考取国内一流大学,当然抢先一步是“幼升小”或者“小升初”,仿佛只有小学是最黄金的六年,其他“中考”、“高考”的成功都押注在这个黄金六年上,如果在这六年没有将英语、数学搞定,似乎到了中学就再也不可能翻得了身了,因为强者有强者的生存法则,只会更强;而弱者如果本身弱,并且没有笨鸟先飞的话,只会越拉越远。是啊,在这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育儿鸡娃群里,忧心重重,焦虑万分,而一直坚持让孩子享受”顺其自然“的我当然插不上嘴,更是感到羞愧和无地自容。为了保留住心中最后的一丝坚持,我还是默默地退出了那些鸡娃群……
我才进了一两个这样的群,但全国这样的群千千万,那些家长们相必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必孩子在他们的悉心教育之下,不是金钢蛙,也是牛蛙。当退群之后,我默默地看了这本《孩子你慢慢来》,又跟着作者一起回忆起孩子曾经的幼儿阶段,0-6岁的育儿主流中几乎都是“爱和成长”,然后到了进入小学后,铺天盖地的传统思维,应试教育,超前学习,奥数阅读英语等等一下子冲垮了前六年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育儿观,真不知道是家长的不幸?还是孩子们的不幸?如果大家都希望能通过鸡娃跳脱固有的阶层,那么谁又只能无情地被踩在脚底下呢?
平凡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写照,纵使再鸡娃,再鸡血,能出成就的总还是那些极少数的孩子,那些跟风攀比花钱学习打鸡血激娃的家长们,注定大部分依旧平庸,这个是无法跳脱的死循环。很多家长会想说:“你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自己和孩子行不行呢?”试,还有50%的机会;不试,那就是100%的失败了。何况每个家长都百分之一千地相信自己家的孩子不比别人家的差。是啊,作者在书中也声讨和质疑过台湾教育作业多的状况,至今,这种情况依旧未有减少,鸡娃群的家长们恨不得孩子一天24小时都在刷题中快乐度过。可残酷的现实会告诉你:成功只有少数,大部分孩子注定是炮灰,不论你甘心或者不甘心,这个现实必须得接受并且承认。而那些花了大钱收获无法成正比的家长和孩子,将来的心境又该如何调整和梳理呢?学了总比没学好,这种观念应该是很多家长的想法,比不了牛娃们,超越一些普通娃还是很轻松的嘛~对此,我不敢下结论。然而,家长的焦虑是会传染的,如果传染到孩子身上,必然得不尝失。
看完《孩子你慢慢来》让我很平静,让我很宽心,细细思考着自己将来如何引领孩子?三流父母当保姆,二流父母当教练,一流父母当榜样。学习的道路有很多,有个好心态是所有一切的基础,而这种好心态更是能传染到孩子,让他在求学之路上同样坦淡,心无旁骛。
鸡娃不适合我,我舍不得给孩子打鸡血。如果注定无法鲤鱼跃龙门,与其焦虑哀怨想尽办法跻身高一阶层,还不如心甘情愿当个快乐幸福的社会底层,自食其力,勤奋知足。
孩子,你慢慢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后感_16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