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流浪地球》读后感_1700字

《流浪地球》读后感1700字

小说介绍

科学家预测到太阳将在四百年内死亡,届时所有类地行星也都会被吞没炸毁。在飞船派和地球派争论中,联合政府选择了以地球为飞船,燃烧山脉作为燃料,全人类移民到半人马座比邻星。人类逃亡分为五个时期: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I(加速)、流浪时代II(减速)、新太阳时代。

主人公出生在刹车时代结束时期。期间,他们恐惧太阳;酷热(70、80℃)下的暴雨让主人公的爷爷烫伤感染去世;人们转入地下500米处生存;主人公的妈妈也因为一次岩浆渗入灾难去世;他的爸爸身为宇航员在一次保护地球行动中去世。逃逸时代,人们不断接近远日点与近日点,在近日点的那种恐惧以及那时的人们对爱情的随意让人震撼。主人公在奥运会比赛途中认识了他的妻子加代子并喜结连理,他们的儿子也在逃逸时代结束时出生了。

在逃离出太阳系后,人们慢慢发现太阳并无异常。于是人们愤怒,自发集体叛乱,加代子也加入叛乱并死去。故事的最后,受伤的主人公也倒戈了。愤怒的人们将最后的五千多名地球派除去保暖措施,零下百度的严寒夺走了他们的性命。在大海的冰面上,人们面对着太阳的方向唱起了我的太阳,突然,太阳氦闪了……

地球仍在太空流浪着,垂暮之年的主人公回忆过往的一切,也憧憬着地球美好的未来……

个人感想

—— 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

—— 死亡

这是刘慈欣笔下的一篇短篇科幻小说。小说中的人类由于天灾而开启一段长期太空之旅来自救,期限很长,耗时2500年,一百代人。

主人公出生在这段旅途的前期。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看不见成功的那天,他们只能凭借心底的希望来支撑他们活下去。正如主人公的父亲所说:“我们必须抱有希望,这并不是因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为我们要做高贵的人。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天灾不断,七八十度的酷热、零下百度的严寒、地面无法生存、火山爆发的岩浆渗入地下城、行星碰撞等,人们努力克服,虽然不断有人去世,但也始终有人活着。

21世纪的我们,有些人为了爱情要死要活,而那个时期,爱情只是人们苦苦求生下的一个消遣。小说中主人公的爸爸跟妈妈说要搬去跟女老师同住,妈妈风淡云轻,声音像冰冻的海面一样平稳,情绪丝毫没受影响。不是强装坚强,而是那个时期,人们每天活在死亡的恐惧以及拼命求生的欲望下,其他的真的不太重要。学校教育也都集中在理工科上,精神享受已不再重要,所有人只剩下延续传承的使命。

在这种极限环境下,小说中有个场景令我动容。由于地面不再适合生活,人类转入地下城居住,然而火山频发,岩浆渗入地下城。灾难来临时,人们居然还能听从指挥,有序排队等待救援,这算是人类高级文明的智慧?然而也有些令我怀疑。毕竟,在生死关头,求生欲望的驱使,人们真的能做到这么理智从容?如果人们真的做到这样,那人类的思想境界当真又大大提升了一个境界啊。

与上面这种理智的情况相矛盾的是接下来的情形——人们逃离出太阳系后的大规模叛乱。慢慢有人发现,过了三个世纪,太阳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于是人们叛乱,规模越来越大,最后除了五千多名地球派,其余人都参加了叛乱,包括主人公也在最后倒了戈。我可以理解人们这种心情,长期以来饱受折磨,家园被毁,精神濒临崩溃,却发现是一场骗局,一切都回不去了,所以疯狂。可以理解这种心情,但我不能理解这种情形。人类的科技可以在三世纪前发现太阳即将氦闪,经过这三个世纪的科技急速的进步,却没有人来制止这种谣言。还有,人类可以做到在生死之际排队等待救援,却做不到理智地处理这种危机。活活冻死了最后的五千多地球派,对着太阳齐唱我的太阳,却发生了太阳氦闪,有点讽刺,也让人叹息。

我不知道末日会是什么样,但这篇科幻小说应该提供了一点借鉴价值。尽管可能有点瑕疵,但作者的脑洞我还是服气的,尤其是他所描述的以地球为飞行工具,制作地球发动机进行太空之旅,对我这种保守的人来说,简直大胆又新颖。而这种脑洞大的特点我在看过三体的概述之后,更加钦佩。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流浪地球》读后感_17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