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_1700字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1700字

有段时间我超级迷央视的综艺小王子、被主持耽误的相声演员——撒贝宁,于是我在B站看完了所有关于他的视频资料。我被他开挂的人生以及他身上体现出的那种睿智和才气所吸引。
在浏览他久未更新的微博的时,看见他写给曾宝仪的一篇长微博,当中有一个小片段:曾宝仪在录制《梦想星搭档》的时候常常会从台北为小撒捎去新鲜的凤梨酥,为了礼尚往来,小撒在再录制节目的时候给曾宝仪带去了一份礼物——一本书。可是在这之前曾宝仪已经读过这本书,并和小撒交流过,只是小撒忘记了。但当曾宝仪发现小撒留在扉页的几行字后,她对小撒说:“因为有了这些字,它和我以前看过的那一本不一样了。”这本书就是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小撒在扉页上留的字是:“默契之交,无需千言万语,一句何止顶万句。”
那一刻,这本书迅速地抓住了我的眼球。于是我花了将近11个小时,认真地读完了这一本让我又哭又笑的书。《一句顶一万句》这本书以“孤独”为题材,其主要说的是两个时代的主人公为寻找能说的上话的知心人而四处奔忙的故事。(剧情不作过多的介绍,书中的故事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去认真体会)
在书中,刘震云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成两种:“说的上话的”和“说不上话的”。我非常喜欢这样的划分。有些人可能和你是朋友,可是当你们坐在一起的时候,为了避免尴尬,你会一句一句地找话聊,在别人看来像是聊的火热,实际上却是前言不搭后语。
在小说中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这句话是:“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孤独不是一个人去看电影,而是一群人在狂欢的时候,自己只能装模做样的假嗨。
去年年三十,小学同学打电话过来说:猫啊,你太难请了,你好几年不来参加同学的聚会,明天的同学聚会你务必要出席啊,不然我们的友谊小船就要沉了。当初班里迷恋你的女同学对你也甚是想念,千万别让她们失望。当然,最后那句话是我自己加上去的。我这人最恨的就是别人拿感情来“要挟”我,因为我除了答应,真的无能为力。
第二天我准时赴约了。我推开门,走进包厢,和每个久未联系的朋友打招呼,一轮招呼打完后,大家面面相觑,在空气中闻到了尴尬的味道。当多年未见的老友忽然相逢,无言相对的尴尬总是多于久别重逢的喜悦。刚开始,大家努力找话题聊天,几个问题下来,忽然不知道说什么了,大家相视一笑,默契地举起酒杯。因为喝酒是化解尴尬的最好方式。话不多说,都在酒里了。
我们当年读书的地方是在一个小乡镇,很多同学初中没读完就出去打工,然后结婚生子。在他们的观念里,读过大学的人都是了不起的。在我们这个班里面,只有我和另一位女同学读过大学,所以在他们眼里,我们的工作肯定是轻松又高工资。他们觉得,大学毕业证书类似古代的尚方宝剑,有了它,你可以得到一份高工资的好工作。所以那晚,我和另一位女同学被质疑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们的工资这么少?不可能吧。看来读不读大学也是一样的嘛。我既尴尬又无奈,心想,你说没用就没用吧,我也懒得解释了。
酒过三巡,当他们在推心置腹地吐槽着他们的婚姻和家庭时,我只能很虚伪的在旁边点点头,举起酒杯表示感同身受。那晚,我终于把自己喝倒了,因为我总是插不上话,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只能不断地点头和喝酒。
我从来没有这么迫切的想结束一场聚会。
你知道那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吗?就像是一群人在KTV里面,当你唱到间奏开心的回过头的时候,却发现根本没有人在听,这时候你就会迫不及待的想切歌,然后逃之夭夭。这种感觉让我明白,和“说的上话”的人在一起,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只是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是无人可说。
而大多数的人到最后,却是无话可说。
说到这里,想起刘震云的外祖母给刘震云讲过一个故事:“她有个叔叔,一辈子都未娶妻生子,后来跟家里的一头牛成为了好朋友。直到某一天,这头牛突然死了。叔叔三天没有说话,第四天的时候,叔叔离家出走了。后来,寻遍四乡八里,都没有找到叔叔的踪迹。”这个故事,也是这本小说《一句顶一万句》的写作动机。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一个养牛的人因为牛死了而离开自己的故乡去另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
希望你看完这本《一句顶一万句》之后,能够找到答案。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_17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