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我不是潘金莲(范冰冰主演)》读后感_1100字

《我不是潘金莲(范冰冰主演)》读后感1100字

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农村妇女李雪莲怀二胎之后为躲避计划生育政策的罚款,与丈夫假离婚,结果弄巧成拙的故事。丈夫离婚后随之与一个发廊小妹结婚生子,李雪莲悔不当初,一纸诉状将其告上法庭。法庭上,当初的离婚证书白纸黑字,翻案已不可能。李雪莲于是不断上诉,县里,市里,省里,甚至折腾到了北京人大代表会议的会场上。二十年后,她已成头发斑白的老年妇女,青春不在,“仇人”却依旧逍遥自在地生活着。几经劝说,加上自己也想通了这些年耽误的青春实在不划算,她几乎要放弃继续上诉。可是机缘巧合,丈夫和官员们的几席话再次将她激怒,她决心告状到底。这下各级官员又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可不能再让李雪莲像二十年前一样闯进人民大会堂!接着,又出现了一系列围追堵截的闹剧……

刚读完这本小说的时候,我试图站在作者的立场去看待李雪莲的行为。她作为一个不懂法律的农村妇女,几次三番地去告状,用马市长的话来说,确实有些胡搅蛮缠。可是她并不疯魔,我们能从她的内心活动以及她与官员的对话看出来她的思维逻辑是很清晰的,而且极为在意自己的自尊。这样的人也就容易走入极端。她会因为前夫的一句“你是潘金莲”马上重燃起继续告状的念头,也会因为一头颇识人性的牛摇了摇头而忽然“想通”,从而放弃告状。这二十年来,她只尽到了对自己的义务,却没能很好地尽到一名母亲的义务,以至于亲生女儿对她都有疏离感。

再说说法院和政府官员这一边的态度和做法。从他们的角度来看,李雪莲已然成为了当地的一颗“毒瘤”,令人闻之色变。她的案子原本审无可审,为何竟然二十年过后她还没有被做通思想工作?政府官员是否真正从捍卫老百姓的利益出发,切实地在生活和精神层面帮助过李雪莲。李雪莲此人固然偏执,难以做通思想工作,然而也不至于将整个政府上上下下闹个人仰马翻?再添一句,如果政府早一点采取有效措施,何至于后来兴师动众地去北京对一个农村妇女进行“围追堵截”?不仅仅是人力物力的耗费,恐怕也是一场大闹剧。

再说说小说的结局。前夫出车祸死去,李雪莲终于心力交瘁,选择自尽。而二十年前因为这桩案件被撤职的县长却在紧急时刻想起了当年李雪莲的法子,也在北京火车站做了个“我要伸冤”的牌子,果然被成功遣返。颇具讽刺效果。


如果站在作者的角度,我以为刘震云先生是故意塑造李雪莲这样一个不懂法律而且有些胡搅蛮缠的形象,来逼出官场的一些不堪现象,比如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的尔虞我诈,办公效率的低下,没有切实捍卫群众的利益等等。然而我认为,李雪莲只能是个案,作者的立足点恐怕确实有些偏倚,或者说,作者是可以营造一种幽默滑稽喜剧的效果。然而这可能也是导致读者争议较大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我不是潘金莲(范冰冰主演)》读后感_11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