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洛丽塔》读后感_900字

《洛丽塔》读后感900字

这本书不算太厚,但却让我读的很累,原因我想首先我读的这个译本真心不太喜欢,里面夹杂着太多未译的单词,又没法跳过去,影响阅读,另一个就是作者这种类似于回忆录的絮絮叨叨自言自语的繁复而冗长的写作方式,可能这正是作者的迷人之处,也正是这种叙述方式和细腻的笔触让我们相信那些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你只是在观看他们的生活,直至他们命运使然地死去。
我以为这本书和道德无关,和情色也无关,它是一部关于爱情的悲歌,更是关于人的永恒的悲歌,用任何‘道德’‘不道德’之类的话语评价这部小说都很不公平。作者无疑写的是个悲剧,而亨伯特的人格是这出悲剧的原点。他是一个病态和自私的人,除了未成年少女之外,对任何人都没有好感。书中最精彩的片段就是他那些用来在脑海里挖苦讽刺第三者的轻蔑、鄙视和愤怒的语言。他的出发点永远是自己,永远在计算怎样攫取、获得、霸占和剥夺,而其他一切皆不重要。这和他对洛丽塔的迷恋形成鲜明对比,但也非常合理的印证了他的病态人格。
但同时他又是专情的、追求完美的。一面,他是在乎外表,瘦弱斯文,心肠软弱的教授,一面,他又是病态敏感、痴迷专一的洛的情人,爱的奴隶。两种性格的碰撞和冲突,导致了对洛丽塔、对他的性感少女畸形的迷恋,导致了在明知道多莉并不爱他的情况下,依然不惜一切方法把她留在身边,甚至不惜低下的乞求,希望抓住最后一丝虚无的希望,导致了一直压抑着的情感冲破了理智的最后一根防线,最终爆发,也间接导致了一个花季少女命运的沦落,从亨伯特的角度来讲,爱情上,他还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内心追求完美的他的记忆还停留在他的初恋安娜贝尔十四岁的年纪里。他把他认为的爱强行塞给洛丽塔,而他认为的最好的生活对于洛丽塔来说不过是一种缓慢的折磨。
可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洛丽塔吧。洛丽塔是一种救赎、是一种幻象,它代表着错误的爱,代表着一种彻彻底底的悲剧。洛丽塔是成年人永远回不去的旧时光,是永远的欲望之火,它也是诱惑我们永远的青春之光。
最后用一句前些日子看来的话作为结束语吧!‘如果浮生仅有一日,那么飞蛾扑火一定是为了逃离黑暗后终将陷入无尽长眠’。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洛丽塔》读后感_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