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咏远有李」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咏远有李

作者:李咏

李咏生前唯一自传作品,出版于李咏四十岁时,四十不惑的李咏在本书中透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趣事,道出了一切绕不开的经历、感悟、感恩,当然还有痛苦和牢骚,让我们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李咏。

「咏远有李」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看到您离世的消息时也同时知道了您还留下了这样一本书,所以特意来看的!

透过银幕并没有对您有太多的了解,只是感觉你的穿着打扮有点不一般,很有个性。读完您的书之后才对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了解。

您诙谐幽默,博学多才,对待事业,工作,认认真真,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在舞台上彰显个性,彰显自我,把欢乐传播给每一位电视机前的观众,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对待家庭,您爱戴妻子,宠爱女儿,是一个懂得温情浪漫的好丈夫,一个以身作则的好父亲!您对家庭的这份责任和担当,无论是站在女人的角度,还是站在女儿的角度,都让我好生羡慕!

您风趣幽默,博学多才,从您的字里行间都能时时带给人欢乐,时时让人撇嘴一笑!虽然您也有缺点,心思有点太过细腻,爱拧巴,但,世人,谁还没有几项缺点了!所有的人都不是人民币,都满足不了让所有的人都能喜欢的愿望!而您,已经是做的相当好的了!

看到您离世的消息时,心里很难过,如今读完您的笔记,更是感慨万千!愿您在天堂没有压抑,没有无奈,没有抑郁,没有喉癌,没有一切病痛,能够依然做最快乐的主持人,彰显真我本色,不在受到任何体制的约束,尽情展现自我!

谢谢您,带给我们的那么多的欢乐,那么多的记忆!虽然您已不在了,但您带给所有人的快乐,依然会留在每个人的心中,大家都会记住银幕上的您!安息……      我看过的不朽之作《幸运52》,《非常6+1》,《央视春晚》……

「咏远有李」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对名人自传一直没多大兴趣,主要是觉得隔太远看不清,就算看清了也还是隔太远,在纸书年代还真舍不得拿自己的真金白银去务这个虚,所以正经买来读过的屈指可数,大概只有小崔的《实话实说》、冯小刚的《我把青春献给你》、鲁豫的《鲁豫有约》、还稍带有希拉里的《亲历历史》

现在想来还真不记得当初为啥买了这几本?反正没从字里行间看出来崔冯会怒目,也不觉得鲁豫有乌鸦之能,更没想到希拉里会斗不过特不靠谱,正纠结如果他们再写一部《我的后半生》啥的,还买么?

决定读《咏远有李》除了微读的即时推送,更重要的是想解开一道谜:为什么一个在舞台上“张牙舞爪”的耀眼之星,会选择一个“决绝”的方式安然离世?

其实当我们谈到“我”的时候应该包含有这几层意思:本真的我,我认为的我,我希望的我,我希望别人认为的我,别人眼里的我,我以为别人眼里的我,当所有这些“我”趋同归一的时候人的内心就顺达,当他们相互打架的时候就纠结,但事实是他们几乎永远不可能达成一致,于是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活得拧巴委屈。

早年的李咏也是这样,追求内心自由又个性极强恃才傲物的他哪受得了这个,于是为莫须有的各种“门”委屈过纠结过,也跟老爹吵过跟领导干过,甚至不惜自杀式地毙掉自己的王牌栏目,以期寻求做回真实的自己,书中故事就不细数了,如果你能想像一个在舞台上“张牙舞爪”另类乖张的人会有心思读《资本论》读尼采读弗洛伊德,你能了解他对妻子对女儿对家庭的拳拳之爱,你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会在辉煌眩目之时毅然激流勇退回归“寂静”了,虽然最后达成已是本书出版几年后的事,但他最终选择与至真的“我”和至爱的人,远离喧嚣安静别世,就应该是一件合乎逻辑的事。

李咏,一路走好!

(给4星缘于书中不能苟同之处,姑且搁置)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咏远有李」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