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狄更斯演讲集》读后感_1400字

《狄更斯演讲集》读后感1400字

图书馆所借,借地儿抒感。

说实话,如果狄更斯生活的时代再靠后一些,我竟然毫不怀疑他会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热爱那些劳苦大众,尤其是工人阶级。他是他们的朋友,最有力的支持者,以及称赞者。

狄更斯的演讲,正代表着理想化的蓝图,在他的描述下,所有公益事业都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人人都能得到帮助(当然我们知道现实并不总是这样),在他的口中,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美好的乐园,美德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仁爱勇敢宽恕友善镇定谦恭等,一切一切的,人能具备的这世上所有的品德,都能在期望中达成。

而他也正是怀揣着这样的赤诚之心,去进行一次次演讲与呼唤。正是如此坦诚,所以更为打动人心。是的,假如狄更斯要去做一个政治家,那么必然会有他的一席之地。但是,这些终不过是梦想。

当然他并非只是将这幅美好的画面放在你面前,他在切实的去做,去实现这个梦想,用文学去影响别人,用口才去说服别人,不管是男女平等还是对福利协会捐款,对教育的关心,鼓励下层人民去学习读书,为改良文学艺术工作者的状况的努力,对工人阶层的关注。

这也许是他与马克思的不同,向往温和,只是从表面去缓和关系,却没有真正意识到阶级的巨大矛盾。

因此我说狄更斯较为理想,是的,是理想,不是空想。他竭尽全力去帮助穷人,孩子,女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提高和改善自己,他有着他演讲所说的种种品格,仁慈而又坚强。

他的心中有民主自由满溢。纵然世界充斥黑暗,却总有人不放弃光明。而他就是这样的光,他手里拿着希望美好的火炬。他的演讲让你感受到人性的德行是切实存在的。人们美好的品德是在我们手中的。这个世界充满着爱希望等等美德。

而任何怀揣着理想,愿为人类贡献自己的力量的人,怎么能不爱他?

理性思辨与感情细腻的结合,我觉得这是文学最好的表达。对于死亡对于痛苦,我们不应该被拘泥在过去,相反,我们应当对未来展开希望。

说真的,鲁迅说学医救不了中国人,学文又能如何呢?马克思毛泽东他们也许不是文学家,但是他们引领的思想却掀起了滔天巨浪。一味的批判揭露现实又有什么用呢?最重要的是方法论。

我不需要你告诉我现实有多残酷,我只是想知道,当现实的丑陋朝我涌来,我该怎么做,让自己不淹没在这片黑暗中。不是伟人,仅是一个普通人,该如何坚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知道世道不公的人多吗?多。想要改变现状的人不多吗?多。而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却何其懦弱又无力。

当然,这个世界不可能没有文学,我也并非否认文学的作用,更没有否认鲁迅所起的思想作用。

因为假如思想家们只是枯燥无味的叙述,我想很多人都不愿意去打开那一层层厚厚的壳去探索里面圆润的珠贝,尽管那些珍宝无价。因此文学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就这点来看,它足以充当传播教化的职责。虽然我觉得目前的中国文学在这方面已经全然分家了。

当然这只是我的浅薄愚见,还是将话题转回来。

狄更斯认为写作是为了尽可能的为普通大众增添健康的娱乐。写作是因为想写,是自己内心世界的体现,而不是由于利益或其他。

因而狄更斯喷薄的文采诗情使他的演讲诚挚感人,自然质朴,毫不娇柔做作。在面向不同的群体时,所用的典故也更贴近其不同的阅读量。

看他的演讲,仿佛畅游在伊甸园,人人都是那么善良美好积极向上,每个人都在贡献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这是一种美好的体验。虽然现实往往残酷。

不过最重要的是,这片希望之光真的好暖。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狄更斯演讲集》读后感_14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