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论中国》读后感_1200字

《论中国》读后感1200字

读书分享:《论中国》作者:亨利·基辛格。

亨利・基辛格( 全名: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英文:Henry Alfred Kissinger,1923年5月27日 ),是一位出生于德国的犹太人,美国伟大的外交家、思想家和政治家。1942年基辛格应征入伍,后曾编人美军第84步兵师,回到欧洲战场。1954年获博士学位,1962年晋升为教授。1969年至1975年他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1973年,亨利・基辛格获诺贝尔和平奖。1973年至1977年,担任美国国务卿。曾先后担任尼克松政府和福特政府的国务卿。作为一位现实政治的支持者,基辛格在1969年到1977年之间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发挥了中心作用,他倡导缓和政策,使美苏之间紧张的关系得到缓解,并在中美建交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促成了中国的开放和新的世界战略格局的形成。

《论中国》是亨利·基辛格2011年发表的新书。《论中国》记录了四十年来基辛格与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对话实录,记录了包括中美建交中的互动、三次台海危机、改革开放和邓小平访美等历史节点上的重要细节。2011年5月17日,这本新书在美国上架,基辛格首度用一本专着的篇幅去讲述一个他亲密接触了数十年的国家。

本书是美国前国务卿、“政坛常青树”亨利·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以及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来龙去脉的深度解读。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基辛格博士还在书中记录了自己与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

本书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年的研究成果,注定将成为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重新认识自己的一部重量级作品!

本书谈及中国的历史,他不仅讲了鸦片战争,也讲到了魏源《海国图志》中的“师夷长技以治夷”。

但这本书更大的篇幅集中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那些历史事件上。基辛格在自序中说,大约四十年前的这个时候,尼克松总统派他去中国,至今他已经去过中国50多次,就像很多访问过中国的人一样,“我欣赏中国人,以及中国人的耐性、敏锐、家庭感以及他们代表的文化。”

中国的政治家们在面临内忧外患之际,已经发展出了一套战略思想准则,崇尚敏锐、耐性和迂回超过武力征服。

中国从深重苦难的旧社会走到今天,真的很不容易。中国的近代发展史,外交史都体现了领导人高超的外交艺术以及中国人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政治有时候真的不是非黑即白,尤其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真的需要智慧,忍耐,韬略。

不过有句话是对的,落后就要挨打。实力决定了你的话语权,不光是经济实力,还有军事实力。

中国希望和平崛起也好,和平崛起也罢。我想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渴求的是一种安稳,清淡。中国人历来讲究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

一切的一切背后还是实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论中国》读后感_12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