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500字
梁亦清,一个身怀绝技的普通琢玉匠人,一生任劳任怨的经营着祖上传下来的奇珍斋,但是所做之物大都由别的铺子售出,所得报酬是少之又少,虽有奇珍斋之名,但不曾将之发扬光大。想像古人一般在史上留名,谢绝了徒弟的好意,固执地在疲累之后为郑和点睛,最终功亏一篑,也失去了自己性命。
在重女轻男,男尊女卑的那个时代,梁对生了两个女儿的妻子从未责怪过,并深爱着两个女儿而且还视为掌上明珠,再苦再累也供学生去学堂读书。
对待韩子奇这个徒弟更是全心全意的当自己的接班人,手把手的把自己的本领交给他,别的地方的徒弟更是有三年摸不着水凳儿的。
韩子奇,在那个慌乱的年代,很小就成了一个孤儿,跟随着吐罗耶定巴巴云游中国各大清真古寺,在北京梁亦清家被玉所俘虏,并拜其为师,在师傅死后拜入蒲寿昌门下卧薪尝胆,之后娶梁君璧为妻并将奇珍斋短时间内发扬光大。他的一生,琢玉,卖玉,护玉,守玉,爱玉,视玉如命。玉造就了他,也终结了他。
在未出国之前,他是刚强的,是充满斗志的,把一个毫不起眼的铺子做成了整个北京玉器界排的上号的招牌,在各种情况下都是沉着冷静的,甚至打败了曾经学习的对象——蒲寿昌,“玉王”的称号乃是实自所归。
在国外时受奸人信件所蒙骗,再加上伦敦受到长时间的轰炸,和妻子的妹妹产生了感情,我并不能想象到真正的战争有多么残酷,所以我只能认为他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但是我不完全赞同,因为我非他,他亦非我。
从英国回来以后,他无法面对自己的两个家庭,不得不让他所爱的玉儿离开中国,他变的懦弱,低声下气,忍气吞声。
梁君璧,梁亦清的长女,真正信仰穆斯林的回回,没有文化,霸道,强势,有很强的操纵欲,内心里只有家庭和信仰。说话毫无遮拦,不加思考,甚是恶毒。一件未经调查的戒指丢失就胡乱怪罪多年衷心耿耿的账房老侯,言语之毒令人发指,最终自讨苦吃丢掉了祖上传下来的奇珍斋,也为后来被“抄家”埋下了隐患。也算是奇珍斋毁在了梁家自己人手里了吧。
梁冰玉,梁亦清的小女儿,上过大学,受过高等教育,向往纯真的爱情,由于初恋从爱国英雄的形象瞬间转变为叛徒,伤心过度而偷偷跟随韩子奇前往伦敦。畏惧感情,最终将自己的心交给了韩子奇,也是因为对他的爱最终离开北京,放弃了做母亲的权利,孤身一人居住海外多年。
韩新月,从小就接受新思想的教导,没有受到旧传统思想的禁锢和影响。她的出生仿佛就是一个错误,因为她是韩子奇和梁冰玉的女儿,承受了来自梁君璧对其生母梁冰玉的恨意和折磨,她默默的承担着这些,宽容了梁君璧的尖酸刻薄。
她有着一份不输于梁君壁的坚强,她的坚强充满了执着和积极向上,给人以心灵上的鼓励,充满了正能量。由于舍友谢秋思看不起少数民族,她就暗自下决心要超过她,最终结果也正如新月所期望的。
然而命运却没有眷顾她…
楚雁潮,新月的大学班主任,一个出生地位不好的教师,想要了解自己的父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与新月相爱,但由于信仰不同而被梁君璧所不待见,在新月患病期间给予了她很大的一部分帮助。家庭成分的不确定,和新月家庭的民族隔阂,新月应病去世,这一系列的打击,击垮了他。——有一个身材高高的中年男子久久地伫立在一棵树旁,脸色沉郁,神情凄楚。他久久地伫立着,凝视着面前的土地,一动也不动。他的手里提着一把小提琴。他的年纪,看起来不过四十多岁,头发却已经花白。他一定也是来为亲人“游坟”的,但是坟已经找不到了。也许他伫立的地方正是他的亲人的栖身之所。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无限……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人生是一场梦吗?不,梦醒之后还可以忘却,人生可以忘却吗?
人生是一部书吗?不,书成之后还可以删改,人生可以删改吗?
人生从来没有蓝图,度过了人生,才完成了人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_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