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_10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000字

读完之后,很赞同作者的那句话,王先生的心学不是理论,而是生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谈谈自己一点想法:
“知行合一”不是我们理解的简单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纠正了我的错误认识。“知”是“良知”的意思,一切都在心中,而不用外求,而“行”是对自己良知的验证,使良知光明。所以说“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王先生的“知行合一”让我对待事情简单多了,不用那么复杂,一切凭良知去做就行了。只要你是凭良知认真的去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能够去把它做好,认真的人是不会差到哪儿去的吧。就像对待父母,对待爱人,对待朋友,对待工作,只要是凭良知,用心的去做,根本就不用担心把事情弄糟,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去把事情弄糟,所以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我认为自己能做到最好的,因此心中就一定会坦荡荡!
作者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了王先生的一生,并且把他的思想很好的融入到了他的故事里面去了,虽然有作者自己的情绪在里面,但很感谢作者让我见识到了一个鲜活的王阳明,并从中体会到他的心学真谛,认识到他的“立德立言立功”。书中王先生用心学对“大学第一章”的解释是我觉得最好的,或者我的良知告诉我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吧,这部分值得反复回味。
或者是耐心不够,没有好好思索,在王先生的一些理论中,有些地方感觉是矛盾的,似是而非,王先生就像是在打太极,什么东西都可以去解释,与人辩论,没人能胜的了他。以至于让我虽然无法反驳,但却不能完全接受。我觉得你说的对,但我就是无法认同!
王先生的心学在“心即理”、“事上练”方面对我们的生存和解决问题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但有时候在其他方面哲学性太浓,一时无法去接受,这是不是他的心学不能很好普及的原因呢?对大众来说,是不是太复杂了呢?
王先生一直在强调良知一定要光明,但怎么让人确定自己的良知是光明的呢?这真的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也是世人最容易理解偏的,他的弟子王艮因为这个被朱熹门徒找到了攻击的把柄,差点让先生的理论崩溃,日本人对王先生的崇拜更不用说了,但他们用先生的“知行合一”实行了侵华战争,能说他们不是凭良知吗?要做到良知光明,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
无关对错,只是个人看完书之后的一点想法,或者说这是我现阶段的价值观!读书使人明理!
总之,我要感谢作者让我认识了王先生和他的心学,让我获益匪浅,这算是我今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收获吧[抱拳][抱拳][抱拳]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_1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