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失乐园》读后感_2400字

《失乐园》读后感2400字

追求自由,最终被自由

渡边淳一,一个颇受争议的作家,世人给他的标签似乎是一个情欲大师。生前,日本比较有名的文学类奖项也因此与他无缘,但是换个角度讲,他的作品即使在他死后也没能随他一起淹没,还能在世界各地备受争议,以另一种方式一直站在文学的舞台上,不能不说是一种成功。

第一次读渡边的作品,说实话,单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渡边的文采,和小说情节的构思都是极好的。文采方面,书中的景物描写部分,读之有种身临其境之感,且景物的不断变换也是紧随着情节的发展。小说构思方面也是充满了紧迫感,从主人公出轨伊始,到双双殉情,中间所经历的心情的转折,各自与家人,朋友,同事,社会的矛盾冲突一步步激化,描写的像亲自经历过这件事一样,读来更有真实感,更易勾人心弦。

全书读来,总有一种颓废之感笼罩在整个故事框架之外,说是殉情,倒不如说是害怕失去那种极致的热烈的幸福,朝起朝落,像初升的朝阳,在相互了解中,爱越来越浓烈,经历了正午的极致热烈后,终归为冷淡,最后落下帷幕,就像文中多次提到的婚姻,初始两人也是由相爱走在一起,最终淡漠的如同陌生人,如果没有子女的血缘相连,没有文明道德的束缚,人恐怕会回归到最原始的本能上吧。

这本书的评分并不高,其中涉及的出轨,情欲,自杀也许触及当下的文明道德,在这个法则下,一切相悖的都是要被遏制的。可是文明道德又是个什么东西呢?正如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提出的质疑,很多法则不过是想象出来的东西,真正让人说,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他反复提到《独立宣言》中自由和平等这两个词,可是真正的自由平等又是什么,提出自由平等的那个年代,普通大众受权贵压迫,想要的是身体和精神的平等。那时追求的是纯粹的身体和精神的平等。站在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人生而平等,组成生命个体的分子都是一样的,维持生命都需要氧气,水分,食物,矿物质,人最终的归宿都是身体机能的死亡,有信仰的人在上帝面前,灵魂也都是平等的。

文字的出现,文明的发展,让我们被一个个教条束缚着,被圈养在社会这个怪圈下,人是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人是永远不会生而平等自由的,贫穷与富贵导致下一代从出生,就在一步步拉开差距,一代代传承下去,鸿沟只会越来越大。想要自由,最终得到的就是被社会抛弃。久木和凛子在抛弃了家人,朋友,同事之后,最终也从社会网中独立自由出来,可是他们得到了什么呢,是只有两个人的世界,仿佛全世界只有彼此,这样活着和死亡就没差别了吧。

这些在文明束缚下,人们讳莫如深的字眼,只不过被渡边掀开了文明的遮羞布,回归人类最原始的本能,也是大自然给所有生命唯一的法则,生存和繁殖后代。人类未开化之时,每日所想不过是活下去和繁殖后代,文字的出现,让一切本能欲望被遏制,爱情也不过在这世间出现尚短,过去没有自由恋爱一说,两个人面甚至未见就组合成家庭,然后繁衍后代,一辈子没有爱情,也不会有婚姻从最初的甜蜜走向平淡,到最后的淡漠,这种落差激发了人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欲望。

渡边未评价出轨到底正不正确,但是笔者认为他为出轨找了一个理由,认为出轨并不是不可接受的。他用大量篇幅描绘了男女主人公各自家庭的生活,也是很多中年人的婚姻现状,婚姻经历了年轻时的热烈甜蜜开始走向淡漠,这种淡漠可怕到连普通的朋友关系都比不上。两个人因为一张纸,生活在一栋房子里,却几乎没有任何交流,对于对方的生活也毫不在意,让人不禁感叹,婚姻到底为什么会走到这个境地,这样的生活还有继续下去的必要吗?另一方面,他提到情欲是人生来的本能,没什么可羞耻的,认为近代日本对这方面压制的厉害。其实,抛开社会性,这是世界大千生物的生存法则不是吗?总结这两方面,笔者认为,渡边觉得出轨是可以理解的,两个人生活在一起,从生物本能上已经不能得到快乐,遇到一个与自己身体契合度很好的人,追求本能也是自然法则。

读书的过程中,笔者和很多人一样很困惑,这么多的性爱描写有必要吗?对情节的发展有作用吗?好像只看到男女主人公沉溺在情爱中不能自拔,大量的性爱情节把爱情弱化了许多,好像感受不到爱情,最后的死亡也不见得有多轰轰烈烈,因为不是因为爱而不得,是怕当下这样的浓烈最终会烟消云散吧,所以记住这一刻的繁华,才是死亡大部分的原因。甚至久木的死亡也是凛子一步步心理的引导而致。

文中也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女人总是感性的,男人很多时候是理性的,但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人的大脑构成是没有差别的,按照卡尼曼的观点,人都有系统1和系统2,系统1控制着直觉,感官等感性方面的,系统2控制着理性,监督系统1做出更理性的正确的决策。但是,现实中女人确实更易感情用事,这个问题只能交给那些社会专家了。

对于没经历过自然法则的人,实在是难以切身感受渡边描写的那么美好的感受。除去开始的好奇心,后边遇到性爱情节大都一眼扫过,所以读完这本书,想着,如果剃掉性爱部分的刻画,在掺杂更多的周围人的情节,这就不再是一本只有两个人的故事,而是处在社会这个环境下,在各种恐怕人自身都无法描绘其形的文明法则下,主人公在出轨,婚姻,友情,亲情,道德之间苦苦挣扎到窒息的社会性故事。这种挑战道德禁忌的大胆举动,一面满足了人内心的偷窥欲望,另一面看到当事人的纠结痛苦,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又有一种嫉妒的矛盾庆幸,果然挑战社会权威的人不会有好下场,却又嫉妒矛盾于对方的勇气,有勇气挑战自己内心深处想而不敢的事。就像久木身边那些总是一副八卦又羡慕嫉妒面孔的朋友和同事。

对渡边不太了解,读完这本书,心里一直有个疑问,渡边是否是一个很孤独的人呢?他追求自由,崇尚人性的解放,最终却备受争议,社会也给了他自由,而这种自由却是被文学界乃至世人孤立的无尽孤独。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失乐园》读后感_24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