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读后感1200字
卷三: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
一、群体的分类
它们的分类:
- 第一部分:异质性群体
2.种族的灵魂越强大,群体的灵魂就越弱
3.种族的灵魂意味着文明状态,群体的灵魂意味着野蛮状态
- 第二部分:同质性群体
1.同质性群体的区分
2.派别、阶层和阶级
二、所谓犯罪的群体
1.群体的行为可能在法律上是有罪的但在心理上却是无罪的
2.他们的推理、敏感、残酷和道德
- 三、重罪法庭的陪审团
1.统计数字显示他们的判决与他们的组成无关
2.著名律师的辩护方式:利用辩护技巧和暗示将比较重要的陪审人拉到自己的一方。
3.陪审团制度的用处和它们被法官取代将会带来的巨大危险:我们害怕群体(陪审团)的力量,但某些身份团体(法官)的权力更可怕。前者可以被说服,后者绝对不会让步。
四、选民群体
1.选民群体的一般特征:群体时时处处都表现出来的特征是:推理能力差,缺乏批评精神,易怒,轻信,头脑简单。
2.如何说服他们:第一个条件是声望;第二是是否为满足自己的野心和虚荣,许诺不可思议的东西;第三是书面纲领不应该太明确,否则将来有可能会被政敌拿出来做文章。
3.普选尽管在心理上没有什么价值,但无法替代
4.为什么即使把选举权限定在某一公民阶层,投票的结果也会是大同小异
5.普选在各国反映了什么:往往反映出种族无意识的需求和渴望。当选者的中间值就是种族心理的普遍水平。
五、议会群体
1.议会群体与非匿名的异质性群体有着很多相似的特征
2.主张的简单化
3.暗示和这种暗示的限制:暗示来自拥有威望的领导人;但在议会群体中,这种暗示有明显的限制,事关地方和地区利益的所有问题,议会中的每个成员都有固定的、不可改变的想法,无论怎么说服都不能使之动摇。
4.不可改变的牢固主张和变幻不定的主张
5.为什么往往悬而未决:总是担心选民的反应,选民的潜在暗示会抵消领导人的影响。
6.他们获得声望的理由:拥有足够声望的领导人几乎拥有绝对的权力。
7.他们是议会的真正主宰,投票代表着少数人的旨意。
8.演讲艺术的要素:他必须拥有特别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口才:有力的断言——不要提供证明,让人印象深刻的形象,加上泛泛而谈的大道理。
9.领袖人物在心理上必须被说服和限制
10.没有声望的演说者不可能让人接受他的观点
11.议会中感情的夸张,不管是良好的还是不好的感情
12.专家在技术性问题上的影响:其实,这些法律的作者都是专家,是他们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拟写出来的。投票通过的法律其实是个人的作品,而不是议会的决议。群体的作品永远都比个人的作品低劣,到处如此。
13.议会制度在各国的好处和危险之处:好处:它可以尽最大可能地摆脱个人专制的枷锁;它当然是最理想的统治方式。它只有两个重大危险,一是肯定会浪费钱财,二是会逐渐限制个人的自由。
14.它适应现代需求,但会带来经济上的浪费并逐渐限制所有的自由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乌合之众》读后感_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