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_700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700字

得到了再失去总是比从来就没有得到更伤人。因为有过之前的种种美好,所以后来阿米尔与哈桑的分别更显遗憾。《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人性和救赎的故事。

孩童的天真使得有着判若云泥的身份之差的阿米尔和哈桑成为至交,后来哈桑为了帮助阿米尔赢得风筝比赛而遭到凌辱,然而目睹挚友受辱的阿米尔选择了逃避而非挺身而出。小少爷阿米尔心中的愧疚在哈桑一如既往的尽心照顾中转变为怨恨,从而设计陷害送走了哈桑父子。心灵从此背负上十字架的阿米尔在父亲好友拉辛汗的指引下找到了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知晓哈桑是自己的亲兄弟而且已经死去后,他领养了他的儿子索博拉并在保护她的过程中受了伤。不得不说,索博拉是个令人心疼的孩子,在他刚开始为阿米尔打开心门时却得知领养过程出现了问题。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他在决定自杀时心如死灰的稚嫩的面孔,那是和他父亲对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时截然不同的表情。

哈桑无疑是值得尊敬的,他真诚勇敢无私。那么阿米尔呢,很多人认为阿米尔懦弱自私,对他的行为嗤之以鼻。其实从人性的角度来考虑,如果遭遇此事的是童年的你我,那我们会如何处理呢?估计多数人也会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我们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总是被用来宽慰自己的罪过而吝啬于宽容别人。就我看来,这本书不仅仅讽刺了懦弱自私,也赞美了知错能改。不仅仅诉说着残酷与苦难,也彰显着温情与美丽。它将战争与人性完美融合,揭开人性面纱,将人之本性赤裸裸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它似乎是一部血泪史,倾诉着阿富汗这个国家悲惨辛酸的往事。又似乎是一张问卷,一番番拷问着人性。

众生皆苦,我们都被囚禁在人性的樊笼之中。愿你我终能突破牢笼,卷入生命的长风,与神明同寿。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_7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